蒙元时期蒙古语与位格的蒙式汉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22:55
《蒙式汉译》是在蒙元时期,汉语本身深受蒙古语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汉语。本文重点研究了蒙古语的与位格词缀在蒙古式汉译中的对应翻译字词,并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析,考察了这些字词的字形及词义演变情况。论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和结论及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明确了“蒙式汉译”的概念,并交代了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等;第一章,对“裏,處,時(時分)”等字词在《蒙古秘史》里是如何翻译蒙古语与位格词缀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说明。第二章,考察了这些参与翻译蒙古语与位格的汉字的字形及词义演变过程。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蒙式汉语特点研究[J]. 夏筱轩.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3)
[2]元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J]. 陈卫兰. 台州学院学报. 2007(04)
[3]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以直译体文献的研究为中心[J]. 祖生利. 当代语言学. 2007(01)
[4]论“元代白话”与蒙元硬译体[J]. 通拉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杭州慧因寺的元代白话碑[J]. 陈高华.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1)
[6]论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J]. 李崇兴. 语言研究. 2005(03)
[7]元代白话碑文中助词的特殊用法[J]. 祖生利. 中国语文. 2002(05)
[8]古本、谚解本《老乞大》里方位词的特殊功能[J]. 李泰洙. 语文研究. 2000(02)
[9]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1999(02)
[10]后置词“行”考辨[J]. 江蓝生. 语文研究. 1998(01)
博士论文
[1]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祖生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祖堂集》方位词研究[D]. 宋殿伟.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左传》方位词研究[D]. 梁桦.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7049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蒙式汉语特点研究[J]. 夏筱轩.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3)
[2]元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J]. 陈卫兰. 台州学院学报. 2007(04)
[3]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以直译体文献的研究为中心[J]. 祖生利. 当代语言学. 2007(01)
[4]论“元代白话”与蒙元硬译体[J]. 通拉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5]杭州慧因寺的元代白话碑[J]. 陈高华. 浙江社会科学. 2007(01)
[6]论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J]. 李崇兴. 语言研究. 2005(03)
[7]元代白话碑文中助词的特殊用法[J]. 祖生利. 中国语文. 2002(05)
[8]古本、谚解本《老乞大》里方位词的特殊功能[J]. 李泰洙. 语文研究. 2000(02)
[9]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1999(02)
[10]后置词“行”考辨[J]. 江蓝生. 语文研究. 1998(01)
博士论文
[1]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 祖生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祖堂集》方位词研究[D]. 宋殿伟.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左传》方位词研究[D]. 梁桦.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3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3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