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 ——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5 21:18
  文化翻译指将一种文化向别种文化译介的过程,包括对原文中特有文化因素的翻译,以达到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对话。论文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研究文化翻译,对文化翻译进行解构。论文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以中西思维差异对比为手段,揭示中西文化的异同及其对翻译的制约,研究译者及各种文化现象,尤其是从对称谓语和家族文化词的处理上总结译者的文化翻译策略。论文通过具体语料分析,说明文化翻译策略多样性存在的必然性,解构各译本因不同的翻译策略而表现出来的译者的主体性、译本的开放性,揭示了文化翻译存在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一种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文化的综合性活动,对翻译问题的研究不能采取单一、片面的视角,而应当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和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翻译研究领域出现的文化转向,以及九十年代末的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将文化与翻译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已成为一种互动转向的关系。文化翻译不再把翻译仅仅看成是一种简单的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或是一种单纯两种语言文本的交互,而是把翻译放在一个大文化的视野里予以探讨和研究。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与现状
        研究目的
        研究现状
    2.研究角度与方法
        研究角度
        研究方法
    3.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论文的结构
        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
    1.1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1.2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1.3 文化翻译研究
    1.4 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翻译
        1.4.1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1.4.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文化
            1.4.2.1 儒家哲学思想观念与文化
            1.4.2.2 道家哲学思想观念与文化
            1.4.2.3 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基础
        1.4.3 西方哲学思想与文化
            1.4.3.1 基督教文化
            1.4.3.2 西方哲学思想轨迹及变迁
        1.4.4 中西价值观及审美观之别
        1.4.5 中西伦理道德观及家族观之别
        1.4.6 中西思维范式差异
            1.4.6.1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1.4.6.2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4.6.3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1.5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5.1 翻译中的空缺
            1.5.1.1 词汇空缺
            1.5.1.2 语义空缺
            1.5.1.3 文化空缺
        1.5.2 中西文化内涵差异
        1.5.3 翻译中的文化自恋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解构主义翻译观与文化翻译的解构
    2.1 解构主义理论
        2.1.1 本雅明与《译者的任务》
        2.1.2 德里达及解构主义理论
    2.2 解构主义翻译观
        2.2.1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内容
        2.2.2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价值及意义
        2.2.3 解构主义翻译观与传统翻译观的比较
    2.3. 文化翻译的解构
        2.3.1 译者对文本的解构
            2.3.1.1 译者的价值观与翻译策略
            2.3.1.2 译者的个性与文化翻译观
            2.3.1.3 译者的文化取向
            2.3.1.4 译者的风格
            2.3.1.5 译者的主体性
        2.3.2 译文语言的解构
            2.3.2.1 译文的文化特征
            2.3.2.2 译文语言的延异和历时
            2.3.2.3 语境对译文的影响
                2.3.2.3.1 共时状态影响翻译
                2.3.2.3.2 历时状态影响翻译
        2.3.4 读者对文本的解构
            2.3.4.1 读者文化取向和审美意识解构
            2.3.4.2 读者的历时性解读
            2.3.4.3 读者的接受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翻译解构
    3.1 《红楼梦》英译本译者的文化翻译对比
        3.1.1 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比
        3.1.2 译者的翻译策略对比
            3.1.2.1 译者的文化立场
            3.1.2.2 译者的社会环境
    3.2 《红楼梦》英译本读者的接受性对比
        3.2.1 读者的阅读目的对比
        3.2.2 读者的民族文化差异
        3.2.3 读者的时空因素差异
    3.3 《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解构
        3.3.1 称谓文化差异的解构与翻译
            3.3.1.1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3.3.1.2 称谓语的权势解构
            3.3.1.3 称谓语的规约性解构
        3.3.2 家族文化差异的解构与翻译
            3.3.2.1 礼仪文化差异
            3.3.2.2 宗法文化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翻译语料对比
    4.1 译本语料解构及文化翻译策略
    4.2 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及读者定位对比
    4.3 《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翻译特点词的量化分析
        4.3.1 "红"的统计分析
        4.3.2 "龙"字的统计分析
        4.3.3 "春"字的统计分析
    4.4 英译本的语料库数据对比
        4.4.1 英译本的词频统计
        4.4.2 译文风格特点的量化分析
    4.5 英译本中称谓语语料对比
        4.5.1 称谓语的词频对照
        4.5.2 亲属称谓对照
        4.5.3 拟亲属称谓对照
            4.5.3.1 《红楼梦》第三回中的拟亲属称谓
            4.5.3.2 拟亲属称谓用法对比
        4.5.4 社会称谓对照
            4.5.4.1 礼仪称谓对比
            4.5.1.2 社交称谓对比
            4.5.4.3 宗法类称谓词对比
    4.6 本章小结
结束语
    1.研究回顾
    2.研究意义
    3.研究结论及特色
    4.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解构主义翻译观视角简析《红楼梦》的不同翻译[J]. 张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2]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原因[J]. 李晓娟.  语文学刊. 2009(05)
[3]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对比[J]. 朱敏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3)
[4]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J]. 张永喜.  外语研究. 2006(06)
[5]杨宪益与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英译本《红楼梦》中的体现[J]. 张曼.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04)
[6]“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J]. 曾文雄.  外语学刊. 2006(02)
[7]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J]. 王宁.  中国翻译. 2005(06)
[8]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 廖晶,朱献珑.  中国翻译. 2005(03)
[9]汉英称谓语中文化差异初探[J]. 李慕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10]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J].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硕士论文
[1]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看译者混杂文化身份对文化翻译的影响[D]. 阳栋.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1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