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理论在体育报道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1-06-07 13:55
语用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它涵盖着许多的内容,本文只介绍它的三个基本理论:语言顺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模糊理论。语言顺应理论在纵观论的指导下研究语言运用,提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选择过程中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和语用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由日常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塞尔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提出。语言的模糊性不但不会影响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恰恰相反,正是词和句子的模糊性在交际中起了积极作用,才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语用策略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策略性的语言。言语交际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语用策略。使用正确而得体的语用策略可以收到良好的语用效果,使言语交际获得成功。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新闻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与国际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相并列的一大新闻门类。本文主要对奥运新闻中的语用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奥运新闻的语用预设、语用句法、言语行为实施类别以及语义结构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语用原则在奥运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体现了语用理论对获得良好语用效果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运用语用理论改进体育报道中的不足...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语用理论与新闻报道
(一) 语用理论概说
(二) 新闻报道中应遵循的语用原则
二、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语用理论的运用
(一) 体育报道的特点
(二) 我国体育报道中的语用理论介
三、奥运报道中的语用理论运用----以08 北京奥运报道为例
(一) 语用原则在2008 北京奥运报道中的运用
(二) 语用策略在2008 北京奥运报道中的应用
(三) 2008 北京奥运会中语用技巧的凸现
(四) 2008 北京奥运会中语用理论运用的不足
四、充分运用语用理论改进体育报道
(一) 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语用理论进行体育报道
(二) 运用语用理论减少体育报道的语言误区
(三) 通过语用分析法加强体育报道中语词的运用
(四) 运用语用理论指导句法形式的错误
(五) 运用语用原则加强体育报道中的合作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J]. 程雪峰. 新闻爱好者. 2007(11)
[2]《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J]. 张世建,刘红霞.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
[3]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J]. 李欣. 体育世界. 2006(10)
[4]当代语用学发展趋势展望[J]. 王立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5]布什总统答记者问的语用策略[J]. 王莉宁. 阅读与写作. 2005(07)
[6]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 刘苹.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5)
[7]语文阅读教学的语用原则[J]. 谢先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8]语用策略与指示词语[J]. 刘森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
[9]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理论创新[J]. 胡小明. 体育文化导刊. 2002(01)
[10]论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J]. 林大津. 福州师专学报. 2001(06)
硕士论文
[1]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 张鲁昌.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703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语用理论与新闻报道
(一) 语用理论概说
(二) 新闻报道中应遵循的语用原则
二、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语用理论的运用
(一) 体育报道的特点
(二) 我国体育报道中的语用理论介
三、奥运报道中的语用理论运用----以08 北京奥运报道为例
(一) 语用原则在2008 北京奥运报道中的运用
(二) 语用策略在2008 北京奥运报道中的应用
(三) 2008 北京奥运会中语用技巧的凸现
(四) 2008 北京奥运会中语用理论运用的不足
四、充分运用语用理论改进体育报道
(一) 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语用理论进行体育报道
(二) 运用语用理论减少体育报道的语言误区
(三) 通过语用分析法加强体育报道中语词的运用
(四) 运用语用理论指导句法形式的错误
(五) 运用语用原则加强体育报道中的合作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体育报道的新闻价值构成要素[J]. 程雪峰. 新闻爱好者. 2007(11)
[2]《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J]. 张世建,刘红霞.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
[3]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J]. 李欣. 体育世界. 2006(10)
[4]当代语用学发展趋势展望[J]. 王立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5]布什总统答记者问的语用策略[J]. 王莉宁. 阅读与写作. 2005(07)
[6]言语幽默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 刘苹.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5)
[7]语文阅读教学的语用原则[J]. 谢先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8]语用策略与指示词语[J]. 刘森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
[9]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理论创新[J]. 胡小明. 体育文化导刊. 2002(01)
[10]论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J]. 林大津. 福州师专学报. 2001(06)
硕士论文
[1]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 张鲁昌.暨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1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