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新”《萌芽》作品辞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7:07
  《萌芽》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份青少年文学刊物。1999年由《萌芽》杂志社发起并主办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由此开始的《萌芽》杂志,本文称为“新”《萌芽》杂志),“新”《萌芽》杂志所刊发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蕴含着数量庞大的辞格语例,独具特色的修辞现象。但目前对“新”《萌芽》作品的研究散论居多,且集中于作文教学、文艺学、青少年心理学等方面,对其辞格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新”《萌芽》作品为语料来源,对其进行辞格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引言主要介绍“新”《萌芽》杂志,“新”《萌芽》杂志作品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同时对本文将分析的辞格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传统辞格。分类整理了“新”《萌芽》作品中的13种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仿拟、层递、对比、衬托、示现、设问、反问、排比、反复,13种辞格共出现910例。除了这13种辞格外,“新”《萌芽》中还偶见对偶、节缩、通感、避讳、叠字等辞格的语例。第二章:新辞格。分类整理了“新”《萌芽》作品中的7种辞格:岐疑、诡谐、旁逸、舛互、移时、列锦、序换,7种辞格共出现41例。第一、二两章对“新”...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新”《萌芽》杂志简介
    二、“新”《萌芽》作品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三、辞格的界定
第一章 传统辞格
    第一节 比喻
    第二节 比拟
    第三节 借代
    第四节 夸张
    第五节 仿拟
    第六节 层递
    第七节 对比、衬托
    第八节 示现
    第九节 设问、反问
    第十节 排比
    第十一节 反复
第二章 新辞格
    第一节 歧疑
    第二节 诡谐
    第三节 旁逸
    第四节 舛互
    第五节 其他
        一、移时
        二、列锦
        三、序换
第三章 “新”《萌芽》作品辞格研究综论
    第一节 “新”《萌芽》作品辞格的特征
        一、辞格数量多
        二、辞格的运用灵活
    第二节“新”《萌芽》作品辞格的形成动因
        一、语言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民族观念
        四、当代青少年心理因素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J]. 石杨,刘妤.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
[2]“80后”写作的“身份”定位[J]. 曾道荣.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迷惘的青春物语——80后作家论[J]. 凤群.  文艺评论. 2008(03)
[4]科学修辞学对于理解主客问题的意义[J]. 谭笑,刘兵.  哲学研究. 2008(04)
[5]新概念作文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 叶志伟.  世纪桥. 2006(11)
[6]“80后”的语文背景[J]. 昌切.  社会科学. 2006(09)
[7]《萌芽》:遭遇瓶颈 寻求扩张[J]. 那多.  出版参考. 2006(19)
[8]“80后”写作的孤独意识探析[J]. 吴专.  理论学刊. 2005(12)
[9]“80后”的悲观情绪及其出处[J]. 罗雪英.  出版发行研究. 2005(06)
[10]东京爱情故事[J]. 丁妍.  小作家选刊. 2005(03)

硕士论文
[1]大众传播视野下的“80后”文学现象研究[D]. 杜聪.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论“80后”小说创作[D]. 林明.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修辞格的操作分类系统研究[D]. 周英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28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28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