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矮寨苗语参考语法

发布时间:2021-11-15 08:38
  本书以苗语湘西方言的矮寨土语(以下简称“矮寨苗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的描写分析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范式,对矮寨苗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苗语分布和苗语系属,矮寨镇的苗族及其语言生活,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苗语语法研究之回顾。总结了苗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对苗语词类、句法、构词法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语音系统描写。总结了矮寨苗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分析、描写了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结构,总结了变调的规律。第四章词类研究。全面描写名词、方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状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十三个词类的语法特点。重点分析名词的前缀和性;动词的前缀t(?)i44、体、重叠,泛指动词以及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在矮寨苗语里可带宾语等问题;形容词的动词化、重叠、带宾语以及形容词带宾语与动词带宾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第五章句法结构研究。描写、分析了并列短语、修饰短语、数量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同位...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苗语和苗语系属
        一、苗族的分布和方言划分
        二、苗语系属
    第二节 矮寨镇的苗族及其语言生活
        一、矮寨镇的人文地理
        二、矮寨镇苗族的语言生活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价值
        二、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四、缩略语
第二章 苗语语法研究之回顾
    第一节 词类研究
        一、状词研究
        二、量词研究
        三、名词研究
        四、方位词和指示词研究
        五、动词研究
    第二节 句法研究
        一、"形+体词"结构研究
        二、"量+名"和"数+量+名"结构研究
        三、述宾结构、述补结构研究
        四、形修名语序研究
        五、特殊句式研究
        六、苗语和古汉语句法对比研究
    第三节 构词法研究
第三章 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四节 音节结构
    第五节 变调
第四章 词类
    第一节 名词
        一、名词的分类
        二、名词的性
        三、名词的数
        四、名词的指大与指小
        五、有部分名词与动词同形
        六、名词的语法功能
    第二节 方位词
        一、单纯方位词
        二、合成方位词
        三、单纯方位词、合成方位词和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
    第三节 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第四节 动词
        一、动词特点概述
        二、动词前缀
        三、动词的体
        四、动词的重叠
        五、动词的名物化
        六、存在动词
        七、判断动词
        八、趋向动词
        九、泛指动词
        十、一些动词的特殊用法
    第五节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类别
        二、形容词的重叠
        三、形容词的程度义
        四、形容词的使动化
        五、形容词的名物化
        六、形容词的否定式
        七、形容词的体
        八、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九、形容词和动词比较
    第六节 数词
        一、数词的类别
        二、数词的组合功能
    第七节 量词
        一、矮寨苗语量词的主要特点
        二、名量词
        三、动量词
    第八节 状词
        一、状词的语音形式
        二、状词的构词形式
        三、状词的表义功能
        四、状词的语法特点
    第九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时间副词
        四、否定副词
        五、语气副词
        六、情状方式副词
    第十节 介词
        一、"拿、用、把"
        二、(?)o~(22)"着(被)"
        三、ti~(53)"从"
        四、(?)i~(53)"在"
        五、(?)~(22)"向、跟、和"
        六、kja~(35)"凭借"
        七、pi~(44)"比"
    第十一节 连词
        一、连词的语法特征
        二、连词的范围及分类
    第十二节 助词
        一、结构助词
        二、体助词
        三、名物化助词
        四、语气助词
        五、其他助词
    第十三节 叹词
第五章 短语
    第一节 并列短语
        一、紧式并列短语
        二、松式并列短语
    第二节 修饰短语
        一、名词中心语加修饰成分
        二、动词中心词加修饰成分
        三、形容词中心词加修饰成分
        四、量词中心词加修饰成分
    第三节 数量短语
        一、数量短语的构成
        二、数量短语的重叠
        三、数量短语的句法功能
        四、数量短语的量大、量小表示法
    第四节 述宾短语
        一、动词做述语的述宾短语
        二、形容词做述语的述宾短语
        三、"形+宾"与"动+宾"比较
    第五节 述补短语
        一、补语的结构类别
        二、补语的语义类型
        三、述补短语的否定式
    第六节 主谓短语
        一、主谓短语的结构类型
        二、主谓短语的语义类型
        三、主谓短语的句法功能
    第七节 同位短语
    第八节 方位短语
        一、方位短语的结构类型
        二、方位短语的语法特征
    第九节 连动短语
        一、并列关系的连动短语
        二、补充关系的连动短语
        三、修饰关系的连动短语
        四、支配关系的连动短语
        五、兼语关系的连动短语
    第十节 兼语短语
第六章 句法成分
    第一节 主语
        一、充当主语的成分
        二、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
    第二节 谓语
        一、充当谓语的成分
        二、谓语的语义类型
    第三节 宾语
        一、充当宾语的成分
        二、宾语的语义类型
    第四节 定语
        一、充当定语的成分
        二、定语的语义类型
        三、多层次定语的语序
    第五节 状语
        一、状语的语序
        二、状语的语义类型
        三、多层次状语的语序
    第六节 补语
        一、充当补语的成分
        二、补语的语义类型
第七章 单句
    第一节 动词性谓语句
        一、单动谓语句
        二、动宾谓语句
        三、动补谓语句
        四、状动谓语句
        五、兼语谓语句
        六、连动句
    第二节 形容词性谓语句
        一、"主语+形容词+(?)a~(44)(了)"
        二、"主语+形容词重叠式+na(?)~(44)(的)"
        三、"主语+形容词+宾语"
        四、形补谓语句
        五、状形谓语句
    第三节 名词性谓语句
        一、名词谓语句
        二、代词谓语句
        三、数量短语谓语句
    第四节 非主谓句
        一、无主句
        二、省略句
        三、独词句
第八章 复句
    第一节 联合复句
        一、并列复句
        二、选择复句
        三、解说复句
        四、连贯复句
        五、递进复句
    第二节 偏正复句
        一、转折复句
        二、假设复句
        三、条件复句
        四、因果复句
        五、目的复句
        六、连锁关系
第九章 句类
    第一节 陈述句
        一、陈述句的结构类型
        二、陈述句的语义类型
    第二节 疑问句
        一、表示疑问的手段
        二、疑问句的疑问域
        三、疑问句的交际类别
    第三节 祈使句
    第四节 感叹句
        一、感叹句的结构特点
        二、语义特点
第十章 特殊句型
    第一节 被动句
        一、句法结构
        二、语义特点
        三、(?)o~(22)"着"的语法化
        四、(?)o~(22)"着"的来源
        五、矮寨苗语被动句的类型学特征
    第二节 比较句
        一、差比句
        二、等比句
    第三节 话题句
        一、话题句的类型
        二、话题句的特点
    第四节 处置句
        一、结构特点
        二、语义特点
        三、矮寨苗语处置句不发达的表现
第十一章 构词法
    第一节 构词法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三、附加式合成词
    第二节 四音格词
        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征
        二、四音格词的语素及语素间的语义关系
        三、四音格词的表义特征
        四、四音格词的结构形式
        五、四音格词的句法功能
        六、四音格词的形成机制
        七、四音格词的演变趋势
    第三节 语义关系
        一、同音词
        二、同义词
        三、多义词
        四、反义词
    第四节 借词
        一、借用大量的汉语词
        二、早期借词和现代借词
        三、借用方式
        四、借词对矮寨苗语的影响
全书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长篇语料
    附录二 自然对话
    附录三 苗歌
    附录四 谜语
    附录五 四音格词
    附录六 分类词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西矮寨苗语前缀ti44的多功能性及其源流[J]. 余金枝.  民族语文. 2009(06)
[2]湘西苗语述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形容词+名词”结构分析[J]. 余金枝.  语言研究. 2009(01)
[3]湘西苗语被动句研究[J]. 余金枝.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语言接触对南方一些民族语言语序的影响[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08(05)
[5]从“主谓谓语句”看汉语在语言接触中的强劲活力[J]. 罗安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6]汉藏语言的谱系[J]. 杜冠明.  民族语文. 2008(02)
[7]白午苗话的反复问句[J]. 胡晓东.  民族语文. 2008(02)
[8]西家苗语[J]. 陈其光.  民族语文. 2007(04)
[9]苗语量词研究述评及前瞻[J]. 田铁.  贵州民族研究. 2007(03)
[10]黔东苗语指示词系统[J]. 石德富.  语言研究. 2007(01)

博士论文
[1]墨江哈尼族卡多话参考语法[D]. 赵敏.中央民族大学 2009
[2]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 赵燕珍.中央民族大学 2009
[3]汉藏语述补结构研究[D]. 黎意.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吉首苗语四音格词研究[D]. 余金枝.湖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96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96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