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山西泽州方言的“V+将+来/去”结构

发布时间:2022-01-08 10:39
  山西泽州方言的"V+将+来/去"结构通常表示两点间远距离的横向位移,对动词有明确的选择限制,排斥非位移动词和短距离的位移动词。"V+将+来"和"V+将+去"发展不平衡,在基础位移意义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用法。"V+将+来/去"与"V+过+来/去"的表达功能分工明确,对谓语动词的选择限制也有相应差异。 

【文章来源】:方言. 2020,4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壹 泽州方言“V+将+来/去”的结构特点
    1.1 对动词的选择限制
    1.2 宾语的位置
    1.3 宾语的类型
贰 泽州方言“V+将+来”与“V+将+去”发展的不平衡性
    2.1 动体类型的差异
    2.2 “V+将+来”的扩展用法
    2.3 “V+将+去”的扩展用法
叁 “V+将+来/去”与“V+过+来/去”结构共存分工
    3.1 位移距离远近不同
    3.2 可否凸显路径因素
    3.3 运动事件的类型不同
肆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治方言“将”的共时用法及历时演变[J]. 乔全生,刘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2]论内蒙古晋语的语法特点[J]. 邢向东.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3]内蒙西部方言句法结构三题[J]. 邢向东.  语文学刊. 1994(05)
[4]“动·将·补”句式的历史演变[J]. 武振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1(01)
[5]平遥方言的动补式[J]. 侯精一.  语文研究. 1981(02)
[6]大同方言的动趋式[J]. 马文忠.  中国语文. 1986 (06)



本文编号:3576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76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