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修饰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19:45
修饰语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句法研究的发展而兴起、深入。三个平面理论将语法、语义和语用三者结合起来,它的提出和深化使汉语语法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本文运用三个平面语言研究理论,对甲骨文修饰语作了系统整理研究。过去对甲骨文修饰语研究多限于语法层面,而将语法、语义及语用结合起来研究则相对欠缺,基于这一点,用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甲骨文修饰语将有着重要意义。全文共有五章,分别为:一、概述修饰语研究的概况和选题意义。说明用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甲骨文修饰语的意义。二、甲骨文修饰语的构成及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主要从语法角度探讨甲骨文修饰语的构成,以及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三、甲骨文修饰语的语义分析。主要从语义角度分四个方面对甲骨文修饰语进行探讨,分别对修饰语的表义类型、修饰语的语义范畴、修饰语的语义指向指量指域、修饰语的羡余现象进行分析。四、甲骨文修饰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与句法之间的关系。分别对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修饰语与句法之间的关系、多层修饰语的序列进行了探讨。五、甲骨文修饰语语用的考察。从语用角度考察甲骨文修饰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价值。结语:总结甲骨文修饰...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修饰语的研究概况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语料、思路、方法及体例
第二章 甲骨文修饰语、中心语的构成及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构成
第二节 甲骨文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
第三章 甲骨文修饰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表义类型分析
第二节 甲骨文修饰语语义范畴分析
第三节 修饰语的语义指向、指量、指域分析
第四节 甲骨文修饰语语义羡余现象分析
第四章 甲骨文修饰语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语、修饰语与句法的关系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甲骨文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甲骨文修饰语与句法的关系
第四节 多层修饰语的序列分析
第五章 甲骨文修饰语的语用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骨文“不”和“弗”语义指向方面的异同[J]. 张玉金. 语言研究. 2005(04)
[2]甲骨文名词初探[J]. 巫称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3]甲骨文形容词初探[J]. 巫称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4]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J]. 杨逢彬. 古汉语研究. 2001(01)
[5]殷代量词初探[J]. 李若晖. 古汉语研究. 2000(02)
[6]论甲骨文名词的主题类别[J]. 巫称喜.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7]甲金语法札记三则[J].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1995(02)
[8]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是融会贯通的语法理论[J]. 周宝宽. 社会科学辑刊. 1995(03)
[9]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胡裕树,范晓.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2)
[10]甲骨卜辞中“惠”和“唯”的研究[J].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1988(01)
硕士论文
[1]甲骨文时间范畴研究[D]. 王娟.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甲骨文副词研究[D]. 张国艳.西南师范大学 2002
[3]甲骨文数量、方所范畴研究[D]. 甘露.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8909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修饰语的研究概况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语料、思路、方法及体例
第二章 甲骨文修饰语、中心语的构成及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构成
第二节 甲骨文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
第三章 甲骨文修饰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表义类型分析
第二节 甲骨文修饰语语义范畴分析
第三节 修饰语的语义指向、指量、指域分析
第四节 甲骨文修饰语语义羡余现象分析
第四章 甲骨文修饰语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语、修饰语与句法的关系
第一节 甲骨文修饰语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甲骨文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甲骨文修饰语与句法的关系
第四节 多层修饰语的序列分析
第五章 甲骨文修饰语的语用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骨文“不”和“弗”语义指向方面的异同[J]. 张玉金. 语言研究. 2005(04)
[2]甲骨文名词初探[J]. 巫称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3]甲骨文形容词初探[J]. 巫称喜.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4]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J]. 杨逢彬. 古汉语研究. 2001(01)
[5]殷代量词初探[J]. 李若晖. 古汉语研究. 2000(02)
[6]论甲骨文名词的主题类别[J]. 巫称喜.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7]甲金语法札记三则[J].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1995(02)
[8]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是融会贯通的语法理论[J]. 周宝宽. 社会科学辑刊. 1995(03)
[9]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胡裕树,范晓.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2)
[10]甲骨卜辞中“惠”和“唯”的研究[J]. 张玉金. 古汉语研究. 1988(01)
硕士论文
[1]甲骨文时间范畴研究[D]. 王娟.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甲骨文副词研究[D]. 张国艳.西南师范大学 2002
[3]甲骨文数量、方所范畴研究[D]. 甘露.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89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8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