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颜氏家训》虚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2:22
  《颜氏家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写给他子孙后代的一部家训。内容广泛而丰富,书中语言反映出了中古时期汉语的一般特点,是一部研究中古汉语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虚词是汉语语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古汉语虚词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在本书中有着较为全面的体现。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颜氏家训》中虚词的整体系统,以期窥视中古汉语虚词的发展情况和汉语的发展趋势。本文对《颜氏家训》虚词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根据书中每个句子的意义来穷尽式地搜索出本书中所有的虚词,并根据每个虚词在文中的具体用法做定性定量的分析,以期展现《颜氏家训》中虚词的全貌。二、具体分析每个虚词产生的大致年代,指出上古汉语虚词的沿用情况,中古新兴虚词的产生途径和发展情况等等,以期管窥中古汉语虚词的继承发展概貌。本文对《颜氏家训》虚词系统的研究,结合了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训诂学的方法训释虚词的意义,以语法学的方法说明虚词的具体性质和语法作用。本文综合运用书证和图表力求将《颜氏家训》中每个虚词的使用情况描写得清楚明了通过研究发现,《颜氏家训》中虚词数量庞大,类别全面。书中不但沿用了大量的上古虚词,而...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二)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三) 关于虚词
一、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二、副词
    (一) 程度副词
    (二) 范围副词
    (三) 时间副词
    (四) 情态副词
    (五) 语气副词
    (六) 否定副词
    (七) 指代性副词
    (八) 谦敬副词
三、介词
    (一) 时间介词
    (二) 处所介词
    (三) 原因介词
    (四) 方式介词
    (五) 对象介词
    (六) 被动介词
四、连词
    (一) 联合关系连词
    (二) 偏正关系连词
五、结构助词
    (一) "之"
    (二) "者"
    (三) "所"
六、语气词
    (一) 句首语气词
    (二) 句中语气词
    (三) 句末语气词
七、词头和词尾
    (一) 词头
    (二) 词尾
八、《颜氏家训》中虚词的新词新义
    (一) 单音节虚词
    (二) 双音节虚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国策》与《宋书》副词使用比较[J]. 陈虎.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2]《颜氏家训》中的语气词“也”[J]. 罗冉.  毕节学院学报. 2010(03)
[3]《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J]. 梅光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4]《史记》与《世说新语》人称代词比较[J]. 刘汉生.  天中学刊. 2007(01)
[5]《颜氏家训》中的代词[J]. 刘光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6]《颜氏家训》联合式双音词语素的构成和替换[J]. 李小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7]《颜氏家训》语气词的基本面貌与过渡性质[J]. 刘光明.  池州师专学报. 2006(01)
[8]《颜氏家训》总括范围副词研究[J]. 刘光明.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5(05)
[9]《三国志》的范围副词系统[J]. 季琴.  泰安师专学报. 2002(04)
[10]《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 《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 “竟”、“讫”、“毕”[J]. 蒋绍愚.  语言研究. 2001(01)

博士论文
[1]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李素英.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洛阳伽蓝记》介词研究[D]. 佟艳洁.辽宁师范大学 2008
[2]《世说新语》与《齐民要术》副词比较研究[D]. 毛丽娜.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 孙琦.辽宁师范大学 2006
[4]中古汉语程度副词探析[D]. 陈兰芬.华南师范大学 2004
[5]《易经》虚词研究[D]. 任晓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6]《楚辞》虚词研究[D]. 陈明富.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
[7]浅谈《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的特点和发展[D]. 白雁南.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7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67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