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视角探析博客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发布时间:2022-10-03 17:34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博客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近年来语码转换是语言界研究的热点。所谓语码转换是指在社会语言交际中,持有至少两种语言编码的双语人,将两种(甚至以上)语言编码在句内或句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汉英语码转换则是指在使用汉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对某些本该用汉语表达的词句,发话人使用英语词句来进行一定的转换,是一种有意识地转换。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博客日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同时也成为现代语言充分展现的一个大舞台,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在博客中普遍存在。这种语言现象代表着一股新的语言潮流,不过运用科学的语言理论对这方面给予的关注却非常少见,尤其是从修辞视角关注更是寥若晨星。因此,本文选此角度对博客中的汉英语码转换进行研究,旨在对博客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特征、修辞动因、修辞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地分析,从而加深对语码转换的理解,使其语言现象更灵活更恰当地出现在博客中。 本文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搜狐博客作为语料来源,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修辞角度对语料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和分析。我们在绪论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思路方法与意义;第一章是汉英语码转换理论的...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的意义
一、汉英语码转换理论的研究述评
(一) 汉英语码转换的定义及界定
1、汉英语码转换的定义
2、汉英语码转换的界定
(二) 汉英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分析
1、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观察
2、汉英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观察
3、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学观察
4、汉英语码转换的修辞学观察
二、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及特征
(一) 语料的基本情况
(二) 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及表达效果
1、音码转换
2、词码转换
(1) 词义共现
(2) 等同替代
3、句码转换
(三) 汉英语码转换词汇的形态特征及言语效果
1、词汇的句法特征
(1) 名词及名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2) 动词及动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3) 形容词及形容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2、词类的特征
(1) 名词的应用
(2) 动词的应用
(3) 形容词的应用
(四) 对博主汉英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分析
1、选定调查对象
2、设计问卷形式及内容
3、分析调查结果
三、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动因
(一) 社会交际语境的需要
1、博主交流的环境语场因素
2、博主交流的言语方式及作用因素
3、博主的特征因素
(二) 社会交际心理的需要
(三) 社会交际目的的需要
四、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偏离效果
(一) 偏离理论的简述
(二) 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偏离效果
1、简洁准确 独辟蹊径
2、幽默诙谐 趣味横生
3、清晰明确 详略得当
4、新颖独特 形式活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都市网络小说《蛋白质女孩》为例[J]. 苏莉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9)
[2]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J]. 郭林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6)
[3]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J]. 李淑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3)
[4]从句法学视角探讨语码转换问题[J]. 傅志海. 怀化学院学报. 2007(05)
[5]从顺应性模式看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J]. 马锦然,王晓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6]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J]. 卢加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句法学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 陈立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3)
[8]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解析[J]. 游春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语码转换研究综述[J]. 许江明.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心理需要与语码转换现象[J]. 甄丽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上海地区口语中普通话与上海话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D]. 秦雯.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4517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的方法
3、研究的意义
一、汉英语码转换理论的研究述评
(一) 汉英语码转换的定义及界定
1、汉英语码转换的定义
2、汉英语码转换的界定
(二) 汉英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分析
1、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观察
2、汉英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观察
3、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学观察
4、汉英语码转换的修辞学观察
二、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及特征
(一) 语料的基本情况
(二) 汉英语码转换的类型及表达效果
1、音码转换
2、词码转换
(1) 词义共现
(2) 等同替代
3、句码转换
(三) 汉英语码转换词汇的形态特征及言语效果
1、词汇的句法特征
(1) 名词及名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2) 动词及动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3) 形容词及形容词性词组的形态变化
2、词类的特征
(1) 名词的应用
(2) 动词的应用
(3) 形容词的应用
(四) 对博主汉英语码转换的问卷调查分析
1、选定调查对象
2、设计问卷形式及内容
3、分析调查结果
三、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动因
(一) 社会交际语境的需要
1、博主交流的环境语场因素
2、博主交流的言语方式及作用因素
3、博主的特征因素
(二) 社会交际心理的需要
(三) 社会交际目的的需要
四、修辞视角下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偏离效果
(一) 偏离理论的简述
(二) 博客汉英语码转换的偏离效果
1、简洁准确 独辟蹊径
2、幽默诙谐 趣味横生
3、清晰明确 详略得当
4、新颖独特 形式活泼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都市网络小说《蛋白质女孩》为例[J]. 苏莉杰.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9)
[2]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J]. 郭林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6)
[3]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J]. 李淑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07(03)
[4]从句法学视角探讨语码转换问题[J]. 傅志海. 怀化学院学报. 2007(05)
[5]从顺应性模式看大学校园中的语码转换[J]. 马锦然,王晓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6]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J]. 卢加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句法学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 陈立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3)
[8]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解析[J]. 游春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语码转换研究综述[J]. 许江明.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0]心理需要与语码转换现象[J]. 甄丽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硕士论文
[1]上海地区口语中普通话与上海话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D]. 秦雯.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4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8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