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呢”字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09:16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具体语境,对《围城》中的位于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中“呢”字句进行分析,得出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呢”代表的意义及用法。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表疑问,但只能用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等非是非问句中,而不能用于是非问句;(2)表停顿,大多用于陈述句句中在某些句中有双方对比的含义;(3)指明事实,起到强调作用、或缓和或加强人物语气;(4)表示动作的持续。 第二部分是在分析完《围城》中的“呢”字句后,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调查研究他们在语气词“呢”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几点建议,以更好的帮助留学生学习语气词“呢”。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本体研究现状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X+呢"字句
2.1 "X+呢"疑问句
2.1.1 对话型"X+呢"疑问句
2.1.2 叙述型"X+呢"疑问句
2.2 "X+呢"陈述句
2.2.1 对话型"X+呢"陈述句
2.2.2 叙述型"X+呢"陈述句
2.3 "X+呢"感叹句
2.3.1 对话型"X+呢"感叹句
2.3.2 叙述型"X+呢"感叹句
第三章 "X+‘呢’+Y"陈述句
3.1 对话型"X+‘呢’+Y"陈述句
3.2 叙述型"X+‘呢’+Y"陈述句
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关于"呢"字句的教学
4.1 中级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呢"字句习得情况分析
4.1.1 语料说明
4.1.2 语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4.2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语气词"呢"习得过程中偏误原因分析
4.2.1 母语的负迁移
4.2.2 学习者策略因素
4.2.3 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
4.3 关于对外汉语语气词"呢"的教学建议
4.3.1 课堂教学方面的建议
4.3.2 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呢”字句的情态类型与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考察[J]. 李军华,李长华. 语言研究. 2010(03)
[2]从认知角度看语气词“呢”的功能及用法[J]. 申莉. 语文研究. 2009(01)
[3]关于留学生“呢”字习得偏误的教学策略[J]. 夏红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4]略论语气词“呢”的完句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谢白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5]“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7]“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J]. 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1)
[8]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J]. 康亮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9]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J]. 徐晶凝. 世界汉语教学. 1998(02)
[10]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04)
硕士论文
[1]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研究[D]. 李长华.湘潭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19657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本体研究现状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词"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X+呢"字句
2.1 "X+呢"疑问句
2.1.1 对话型"X+呢"疑问句
2.1.2 叙述型"X+呢"疑问句
2.2 "X+呢"陈述句
2.2.1 对话型"X+呢"陈述句
2.2.2 叙述型"X+呢"陈述句
2.3 "X+呢"感叹句
2.3.1 对话型"X+呢"感叹句
2.3.2 叙述型"X+呢"感叹句
第三章 "X+‘呢’+Y"陈述句
3.1 对话型"X+‘呢’+Y"陈述句
3.2 叙述型"X+‘呢’+Y"陈述句
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关于"呢"字句的教学
4.1 中级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呢"字句习得情况分析
4.1.1 语料说明
4.1.2 语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4.2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语气词"呢"习得过程中偏误原因分析
4.2.1 母语的负迁移
4.2.2 学习者策略因素
4.2.3 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
4.3 关于对外汉语语气词"呢"的教学建议
4.3.1 课堂教学方面的建议
4.3.2 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呢”字句的情态类型与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考察[J]. 李军华,李长华. 语言研究. 2010(03)
[2]从认知角度看语气词“呢”的功能及用法[J]. 申莉. 语文研究. 2009(01)
[3]关于留学生“呢”字习得偏误的教学策略[J]. 夏红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4]略论语气词“呢”的完句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谢白羽.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5]“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7]“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J]. 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1)
[8]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J]. 康亮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9]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J]. 徐晶凝. 世界汉语教学. 1998(02)
[10]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04)
硕士论文
[1]语气词“呢”的情态意义研究[D]. 李长华.湘潭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19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71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