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中的“量”与界标“了”的互动初探
发布时间:2024-06-06 02:06
本文的研究基于一个假定:即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了”是人的大脑神经对“量”的运动状态以及“量”间关系的界限处理机制表现在语言上的一个形式标记,即认知界标。我们发现:这一形式标记不是任意的,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相关经验原型密切相关,具有认知上的理据性。从客观上来看,“量”(空间量)的累积与消解、存现与变化、量与量之间的交织互动等等都存在自然的界点,这一界点往往会被人的大脑神经感知,是客观的认知界点;而从人的主观因素来看,面对“量”的运动或者变化,尤其是当这种“量”被赋予社会价值以及意义来衡量时,主观的认知界点就会强势出现,那么界标“了”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一种情态粘着。因此,本文也关注“情态”范畴,探讨了一些副词与“了”的互动情况。总之,本文认为:“量”(程度量、时间量、动词的量、主观量)在人的认知中是有“界”的,而助词“了”则是这个“界”在语言形式上的“界标”。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析题
1.1.3 研究目标
1.2 理论背景及相关研究动态
1.2.1 主观性与主观化
1.2.2 有界与无界
1.2.3 意象和意象图示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量”的状态与界标“了”
2.1 “量”的运动状态与界标“了”:“入界”-“出界”
2.1.1 关于“入界”-“出界”运动及状态
2.1.2 “纳入类”动词与界标“了”的互动
2.1.3 从“纳入”到“实现”:由“吃了苹果”完句性引发的探讨
2.2 “量”的存现状态与界标“了”
2.2.1 “存现”-“消失”状态与界标“了”
2.2.2 “了”在“存现”-“消失”状态中的不对称现象
2.3 “量”的变化状态与界标“了”
2.3.1 “程度量”的变化状态:AP + 了
2.3.2 形容词的“量度”:“不AP 了”与“不那么AP 了”
2.3.3 程度量的清晰度与“了”所标界的量变程度
第三章 情态语力与界标“了”
3.1 关于“情态”和“情态副词”
3.1.1 关于“情态”
3.1.2 关于情态副词
3.2 情态与界标“了”
3.2.1 指向将来的“情态”与界标“了”
3.2.2 情态副词与界标“了”的互动例举
3.2.3 蕴含情态的否定词“不”与“了”的互动
3.2.4 双“了”格式及其情态体现
第四章、“时间量”与界标“了”
4.1 时间副词“就”与“了”
4.1.1 关于“就”与“了”的粘着成因
4.1.2 主观时间增量:“就”、“没”、“了”共现句
4.1.3 主观时间减量:“不一会儿+ 就+( W )+了”格式
4.2 关于“没+ V +了”格式的再思考
4.2.1 关于“没V了”格式的语境分析
4.2.2 “没V了”格式的生成
4.3 时间量与过程量的配合:关于错句“我今天回来了”
第五章、动词的“量”与界标“了”
5.1 心理动词与“了”的共现
5.1.1 “喜欢”与“了”的共现情况
5.1.2 单音节心理动词“怕、厌、服”与“了”的共现
5.2 强动量动词与界标“了”
5.2.1 强动量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及分类
5.2.2 强动量动词与“了”互动的适应性句式
5.3 蕴含变化量的动词与界标“了”
第六章、结语和余论
6.1 结语
6.2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90142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析题
1.1.3 研究目标
1.2 理论背景及相关研究动态
1.2.1 主观性与主观化
1.2.2 有界与无界
1.2.3 意象和意象图示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量”的状态与界标“了”
2.1 “量”的运动状态与界标“了”:“入界”-“出界”
2.1.1 关于“入界”-“出界”运动及状态
2.1.2 “纳入类”动词与界标“了”的互动
2.1.3 从“纳入”到“实现”:由“吃了苹果”完句性引发的探讨
2.2 “量”的存现状态与界标“了”
2.2.1 “存现”-“消失”状态与界标“了”
2.2.2 “了”在“存现”-“消失”状态中的不对称现象
2.3 “量”的变化状态与界标“了”
2.3.1 “程度量”的变化状态:AP + 了
2.3.2 形容词的“量度”:“不AP 了”与“不那么AP 了”
2.3.3 程度量的清晰度与“了”所标界的量变程度
第三章 情态语力与界标“了”
3.1 关于“情态”和“情态副词”
3.1.1 关于“情态”
3.1.2 关于情态副词
3.2 情态与界标“了”
3.2.1 指向将来的“情态”与界标“了”
3.2.2 情态副词与界标“了”的互动例举
3.2.3 蕴含情态的否定词“不”与“了”的互动
3.2.4 双“了”格式及其情态体现
第四章、“时间量”与界标“了”
4.1 时间副词“就”与“了”
4.1.1 关于“就”与“了”的粘着成因
4.1.2 主观时间增量:“就”、“没”、“了”共现句
4.1.3 主观时间减量:“不一会儿+ 就+( W )+了”格式
4.2 关于“没+ V +了”格式的再思考
4.2.1 关于“没V了”格式的语境分析
4.2.2 “没V了”格式的生成
4.3 时间量与过程量的配合:关于错句“我今天回来了”
第五章、动词的“量”与界标“了”
5.1 心理动词与“了”的共现
5.1.1 “喜欢”与“了”的共现情况
5.1.2 单音节心理动词“怕、厌、服”与“了”的共现
5.2 强动量动词与界标“了”
5.2.1 强动量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及分类
5.2.2 强动量动词与“了”互动的适应性句式
5.3 蕴含变化量的动词与界标“了”
第六章、结语和余论
6.1 结语
6.2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9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99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