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谱:人机互动时代的译者选择
发布时间:2024-12-30 01:33
MTPE人机互动模式说明人类译者和机器翻译共为翻译主体已成事实。本文重新绘制霍尔姆斯翻译研究图谱中描写和应用两个部分,将应用部分的翻译辅助改为技术导向的机器翻译,与人类译者相并列,共同放进描写翻译研究部分;同时论证如此调整的可行性、各部分的关系和顺序,并举例说明以译者选择为关键词给案例分析带来的变化;在应用部分则讨论了译者培训、翻译批评和政策所面对的新挑战,并从翻译技术应用角度将翻译史重新分为四个阶段。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1579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霍氏翻译研究图谱
这一图谱自绘制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展开批评和补充修正。皮姆(Pym,1998:2-3)的批评较为严厉,包括:1.用许多箭头表示各领域之间的关系过于简单;2.任何图谱都是特殊的权力工具,往往让人聚焦某些方向,同时忽视其他方向。吉尔(Gile)(2005:341)认为应用研究同样具有描....
图3 描写翻译/译者选择研究图谱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人机互动时代描写翻译(/译者选择)研究图谱(图3)。除了翻译双主体和关键词两点变化,图2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图4 人机互动时代的应用研究
更令人担忧的是,会不会形成一种人工智能认可、但人类觉得怪异的“机器译语”甚至“机器外语”?因其数量众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自然语言?人类需不需要保持自然语言的纯净甚至安全?毕竟上世纪初大量的外语作品翻译成中文后,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德里达在《巴别塔》中使用了一个双关语....
图2 方梦之(2014:2)提出的翻译研究图谱
方梦之观察到翻译技术的发展,将文学翻译和“应用(文体)翻译”设为“专门研究”的两大分支;而专门研究与理论研究、描写研究相并列(见图2),是对霍氏图谱的一大补充,特别是他提出的“语言资产”管理极有前瞻性。他在应用部分保留“翻译辅助”,但在应用(文体)翻译研究中又提及“本地化、翻译技....
本文编号:4021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021579.html
上一篇:医患对话的修辞考量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