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学生习得汉语兼语句的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7:20
本文关键词:缅甸学生习得汉语兼语句的偏误研究
【摘要】:兼语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熟练掌握的一种句式。但是,缅甸学生掌握兼语句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对于缅甸汉语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学习难点是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人作为一名缅甸籍的汉语学习者,结合自己的汉语学习经验,在前人兼语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兼语句和缅语中的致使句的结构差别,考察学生汉语兼语句的偏误情况。,为此,本人设计相关测试,收集学生的偏误并归纳出偏误类型,进行偏误分析并找出原因。本人发现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兼语句的复杂性和句式规则的过度泛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 教学的影响以及教材编写的不足。目前,基本没有针对缅甸学生汉语兼语句的偏误研究。本人希望本人的研究有助于缅甸学生对兼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可靠的语言材料。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语兼语句(使令类)与缅语致使句的形式对比,本章主要对比汉语兼语句式与缅语致使句的结构形式,阐述中缅两种语言中的句式差别。第三章为缅甸学生兼语句的偏误分析与统计,本章中收集缅甸学生使用兼语句的偏误,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偏误类型。第四章为缅甸学生兼语句式偏误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为教学策略与建议,本章中提出关于教学法方面的建议和偏误分析的结果以及编写一部针对缅甸学生的语法教材的建议。
【关键词】:缅甸学生 偏误分析 兼语句式 致使句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5
- 英文摘要5-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4-17
- 一、兼语句的定义14
- 二、对外汉语中兼语句式习得研究14-15
- 三、对外汉语中使令类(请、让、叫、派、要、使句式)习得研究15-16
- 四、兼语句式教学研究16-17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7
- 第四节 测试对象与语料来源17-19
- 第二章 汉语兼语句(使令类)与缅语致使句形式对比19-26
- 第一节 兼语句的定义和类型19-20
- 第二节 兼语句中的使令类20
- 第三节 缅语中的致使句定义和结构20-22
- 第四节 汉语兼语句(使令类)与缅语致使句对比22-26
- 一、句子结构方面22-23
- 二、句子成分方面23-24
- 三、使令动词(V1)24-25
- 四、小结25-26
- 第三章 缅甸学生兼语句的偏误分析及统计26-39
- 第一节 成分遗漏偏误26-28
- 一、缺少V126-27
- 二、缺少N227-28
- 三、缺少V228
- 第二节 成分误加的偏误28-30
- 第三节 成分误代的偏误30-33
- 一、“使”与“让”的误用30-31
- 二、“给”与“让”和“使”的误用31-32
- 三、介词“对”的误用32
- 四、“把”的误用32-33
- 五、“为”、“为了”和“因为”的误用33
- 第四节 错序偏误33-36
- 第五节 其他偏误36-37
- 第六节 初中高三个水平的学习者的偏误语料统计与分析37-39
- 第四章 缅甸学生兼语句式偏误出现的原因39-47
-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39-41
- 第二节 兼语句的复杂性和句式规则的过度泛化41-43
- 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43-44
- 第四节 教学的影响44
- 第五节 教材编写的不足44-47
- 第五章 教学策略与建议47-56
- 第一节 教学法方面建议47-50
- 一、对比教学法47-49
- 二、情景教学法49-50
- 第二节 练习设计方面50-53
- 第三节 本土化教材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问卷60-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游汝杰;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2 杨大然;;兼语句的语义分类及其空语类的句法分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2期
4 史成然;;基于语料库的外国留学生兼语句偏误分析[J];青春岁月;2012年21期
5 赵金铭;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6 周文华;;基于语料库的外国学生兼语句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7 吴应辉;;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明佳;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兼语句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嘉玲;越南留学生汉语兼语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启示[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