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结式“V满”及其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1:24
本文关键词:动结式“V满”及其相关研究
【摘要】:本文以动结式“V满”为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历时方面主要是“V满”的历史演变和“充满”的词汇化方面,共时主要是“V满”的句法语义属性方面。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及阐述选题意义,对前人关于动结式及“V满”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交代了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重点讨论了动结式“V满”的句法语义属性。首先讨论了动词V的句法语义属性。V的意义一般是比较具体实在的,本身具有较强的及物性和自主性。其次讨论了补语“满”的句法语义属性。最后讨论了“V满”的句法语义属性,认为“V满”的整合度等级较低,其内部成员的整合度情况也略有不同。第二章在一定的古代汉语语料基础上,对动结式“V满”的历时发展进行了考察,详细描述了“V满”的历史演变轨迹,包括实义动词“满”的单用、连动式“V满”的产生、动结式“V满”的形成和发展。得出的结论是:动结式“V满”来自于连动式“V+满”,在唐五代时期处于萌芽状态,宋辽金元时期正式形成,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别从句法语义因素、双音化趋势和类推效应三方面来阐释动结式“V满”的形成机制,另外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动结式“V满”的形成动因。第四章主要考察“充满”的词汇化,探讨其词汇化的形成机制及动因。“充满”从最初的连动式发展成动结式(动补式离合词),经过高频率的使用,最终形成动结式复合词“充满”。第五章为结语和余论,总结全文,正视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动结式 V满 句法 语义 充满 词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零 绪论10-19
- 0.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10
- 0.2 前人研究状况简介10-17
- 0.2.1 动结式的研究现状10-16
- 0.2.2 动结式“V满”个案研究16-17
- 0.3 结构安排17-18
- 0.4 理论基础、方法和语料来源18-19
- 0.4.1 理论基础、方法18
- 0.4.2 语料来源18-19
- 第一章 动结式“V满”的句法语义研究19-35
- 1.1 引言19-20
- 1.2 动词V的句法语义属性20-22
- 1.3 补语“满”的句法语义属性22-23
- 1.4“V满”的句法语义属性23-33
- 1.4.1“V满”的句法特点23-27
- 1.4.2“V满”的整合度27-28
- 1.4.3“V满”的语义指向及形式标志28-32
- 1.4.4“V满”的语法意义32-33
- 1.5 本章小结33-35
- 第二章 动结式“V满”的历史演变35-44
- 2.1 引言35
- 2.2 动结式“V满”的历史演变轨迹35-43
- 2.2.1“满”作为实义动词单用36-37
- 2.2.2 先秦两汉时期37-41
- 2.2.3 宋辽金元时期41-42
- 2.2.4 明清时期42-43
- 2.3 本章小结43-44
- 第三章 动结式“V满”形成的机制和动因44-48
- 3.1 引言44
- 3.2 句法语义因素44-45
- 3.3 双音化趋势45-46
- 3.4 类推效应46
- 3.5 认知动因46-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充满”的词汇化48-58
- 4.1 引言48
- 4.2 复合词“充满”的历史演变轨迹48-56
- 4.2.1“满”、“充”作为实词的单用48-49
- 4.2.2 先秦时期49-50
- 4.2.3 两汉时期50-51
- 4.2.4 魏晋南北朝时期51-52
- 4.2.5 隋唐五代时期52-53
- 4.2.6 宋辽金元时期53
- 4.2.7 明代53-54
- 4.2.8 清代54
- 4.2.9 民国54-56
- 4.3 复合词“充满”的形成机制及动因56-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结语和余论58-61
- 5.1 结语58-59
- 5.2 余论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千炎;;动结式复合动词及其构成的动词谓语句式[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熊仲儒;动结式的致事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常文芳,郜峰;“被”字句、被动句和受事主语句之间的关系[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5 宋文辉;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动词的动结式的配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国宪;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J];汉语学习;1988年04期
7 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年01期
8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9 王红旗;说说“V满”[J];汉语学习;1999年03期
10 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黄健秦;汉语空间量表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查方;动结式“V满”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9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