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层次观——从索绪尔到韩礼德
本文关键词:语言层次观——从索绪尔到韩礼德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层次观 索绪尔 叶姆斯列夫 兰姆 韩礼德
【摘要】:语言符号的层次性是现代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虽然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没有直接提出层次性的概念,但他关于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对立、形式与实体的二元对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以及能指的线性原则等思想为叶姆斯列夫、兰姆和韩礼德等人的层次理论提供了共同的理论背景。在对这三位学者有关层次的分类、层次的内容以及层次间和层次内部关系的描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索并评介语言层次理论在他们之间的传承模式和发展概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符号的本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言层次观 索绪尔 叶姆斯列夫 兰姆 韩礼德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1209437)
【分类号】:H0-0
【正文快照】: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语言是由“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三个层次构成的符号系统,在讨论语言现象时,也往往会从这几个层次进行分析。然而,语言到底有多少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内容以及层次间的关系如何,学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叶姆斯列夫(以下统称叶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国文;;系统功能句法分析的目的和原则[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2 张绍麒;试论语符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基本特性[J];烟台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阳;;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黄国文;;英语“V+to+V”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妙;;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聂焱;;语言显 潜理论及其理论渊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桂永霞;李融;;粗俗语的多功能性质研究[J];英语研究;2012年03期
6 李松青;;英语句法分析的旋律方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1期
7 龚长华;;语篇构型与功能语篇分析概说[J];长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张春燕;;语气是小句间依赖关系区分的根本标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林耀群;;加的夫模式下的过程分析——以灾难新闻报道话语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翟少锋;;中国运动员在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上获奖情况的符号学解读[J];传播与版权;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晋晋;;反符号学视野下的语词与形象——以詹姆斯·埃尔金斯的形象研究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2 李启军;;影视明星的符号结构与价值结构——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3 李祥林;;对中国文化雌柔气质的发生学考察[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4 甘莅豪;;危机管理、危机公关、危机传播之辨析——一种符号社会学的考察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2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范连义;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泽霞;英语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功能视角的描写与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梅英;“新批评”诗歌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何清顺;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独立主格结构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来娟;英语学术讲座话语的评价及其语类结构[D];西南大学;2013年
9 童彦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玉勤;明刊戏曲插图本“语—图”互文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莹雪;聚合成分线性化组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夷;服饰之美的符号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莉;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静夜思》及其六个英译本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赖扬;叙事学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简茹;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姜奕村;案例报告的叙事符号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任杰;系统语言学的“系统”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孙作光;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付娜;“开合类”单音动词与受事名词的搭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张海莲;法制新闻中案例报道的及物性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国文!510275;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静波;;浅谈叶姆斯列夫语符学理论[J];考试周刊;2009年31期
2 丁信善;叶姆斯列夫语言学观的形成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3 丁信善;;关于语符学及其研究[J];外语学刊;2006年04期
4 丁信善;;乔姆斯基与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关联与共性探析[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5 龙启艳;;析叶姆斯列夫的元语言理论[J];语文学刊;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语言形式”内涵辨析——附论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形式思想[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韦夷;服饰之美的符号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8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4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