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赖斯“自然意义”及其与“所言”的内在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格赖斯“自然意义”及其与“所言”的内在关系研究
【摘要】:在格赖斯意义理论前期,"自然意义"表征必然联系,体现"非理性事实";在格赖斯意义理论后期,"自然意义"侧重指规约意义,体现"制度性事实"。格赖斯"自然意义"的"事实性"特征决定了"所言"的确定性;格赖斯意义理论前期对"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区别的强调剥离了"所言"与"所含",格赖斯意义理论后期"祖先/后裔说"的提出说明"所含"由"所言"派生而来。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格赖斯 自然意义 所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7JA74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11SSXT104,12QN050)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格赖斯(H·P·Grice)是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以其“非自然意义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著称。他于1957年在《哲学评论》(PilosophicalReview)杂志上发表了《意义》(“Meaning”)一文,将语言哲学范畴内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并着重论述了二者的区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维军;张绍杰;;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之哲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于林龙;;隐喻思维与意义的不确定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张绍杰;;语法和语用:基于语言使用的互动视角[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4 唐瑞梁;;列文森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教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鸣;;格赖斯意义理论及交际意图识别[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白云;崔凤娟;;指称理论中意向性的回归与发展[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3 周梅;;如何加强英语语法教学及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J];广西教育;2013年35期
4 侯冰洁;;反义同形现象的认知理据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王欣春;袁颖;;对格莱斯意义理论的反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黄鸣;;格赖斯的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解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邓小亚;;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8 李斌;;语用学在中国:1980-2010[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黄新祥;;句法:结构、语义及语用[J];华章;2013年34期
10 陈瑞;;浅析英语学习者语法知识和语用能力的关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维军;人类语言交际中的“所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焕香;汉英双重否定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鸣;汉语等级含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庞杨;词汇同义关系在语境中的构建:词汇语用学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宏伟;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2 苗龙;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3 张耀庭;缺省语义学模式下的话语交际意义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艳华;杨忠;;经济危机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冯光武;;格赖斯的意义理论——老话题 新解读[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3 吴平;评莱文森的一般性谈话隐涵理论——新格赖斯理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杨达复;格赖斯:会话含义的推断[J];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5 熊学亮;含义分类标准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6 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张权;李娟;;默认语义学对语义学、语用学界面的研究及其评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徐盛桓;上指预测的语用因素——评列文森的上指推导模式[J];现代外语;1994年01期
9 钱冠连;论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出发点——新格赖斯理论评论[J];现代外语;1994年03期
10 于林龙;;融入交往范式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从胡塞尔到哈贝马斯[J];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兆贵;;格赖斯与赵本山[J];阅读与写作;2010年04期
2 阴小蓓;;合作原则和《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幽默话语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钟百超;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进展[J];外语学刊;1996年03期
4 潘永梁;会话的语用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5 钱冠连;新格赖斯语用机制新在哪里?[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龚海燕;论言外之意的产生[J];云梦学刊;1996年03期
7 徐海铭;胡塞尔、格赖斯和塞尔意向意义理论比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张燕京;从意向到意义——评格赖斯方案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9 高玉洁;;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与幽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9期
10 李光程;谢宝贵;;格赖斯论说话人意义及其充分性的评价[J];哲学分析;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姚文勇;;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批判——合作原则不必是原则(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章新传;朱小阳;谢水华;;“零信息”答话传达言外之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梅那;;浅析网络中的两性调侃语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凌岚;;合作原则在口译中的作用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实验语用学引领研究方法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江晓红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元与融合:语用研究的认知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冰飞;级差含义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娟;论合作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2 蒋琳珍;从认知角度探讨对话中的隐喻翻译[D];浙江大学;2006年
3 罗玲;会话中连贯的协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波阳;论新格赖斯会话蕴涵理论及其语用推理在会话分析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杨柳;缺省理论对等级含义的新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轶青;从说漏嘴现象看说话者的意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解宇红;基于经验观的含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赖阳;试论语用的基本原则[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岚;对电影台词进行会话含义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朱琳;随意言谈中“不合作”现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6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