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淘宝词汇”的合成词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22:04

  本文关键词:“淘宝词汇”的合成词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合成词素 淘宝词汇 类别 造词法 活跃度


【摘要】:"淘宝词汇"是出现或运用于"淘宝网页"或"淘宝"商品贸易中的词语集合,非严格的学术概念。"淘宝词汇"中存在大量合成词素,这是为了满足网络虚拟交际的需求。合成词素按语义分,大致有三类:形态类、元素类以及风格类。合成词素又通过说明法、比拟法和借代法等三种造词法产出新词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各类合成词素的产词能力、语用功能和产出词汇的生命力的差异与联系。
【作者单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合成词素 淘宝词汇 类别 造词法 活跃度
【分类号】:H146.1
【正文快照】: 所谓的“淘宝词汇”,是出现或运用于“淘宝网页”或“淘宝”商品贸易中的词语集合。从语义看,它们多为描述商品形态、性质、特征等名词。从使用的领域来看,“淘宝词汇”属于社会方言中的行业语,局限于“淘宝”交易平台和网络贸易活动过程。它是由于交易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玉琨;谈谈词内“语素组合体”[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南晓民;谢晓鸣;;合成词复合构造单位的探索——试评葛本仪先生的合成词素说[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葛本仪;论合成词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高艳;;也论语素组合体[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银新;;黎锦熙的汉语构词法研究及其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赵蕾;;对词义性质的一些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4 左杉;;现代汉语词和词汇的定义问题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赵艳平;“家”释义献疑[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洁;语言结构规律对新词语仿造的作用试探[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0年02期

7 张扬;;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研究——由文化翻译到语言规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建军;;汉语双音节典故词色彩意义的演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董衡;;“海”与“洋”词义引申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10 范倩倩;;韩汉构词法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张洪飞;;浅谈中日同形词——贩卖与“尒X颉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董宪臣;;从网络词汇的衍生机制谈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晓玄;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宋代新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宋琳;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魏晋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杨霞;初期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敬;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艺术[D];河北大学;2007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赛;现代汉语动态词义信息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茜;现代汉语人体词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璇;枣庄方言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阳;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玉琨;谈谈词内“语素组合体”[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郭锐;汉语语法单位及其相互关系[J];汉语学习;1996年01期

3 王朝贵;关于词的构成以及复合语素问题——与唐韵同志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4 葛本仪;论合成词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5 周殿龙;再论素组:语言分析的新概念[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5期

6 周殿龙;论素组[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8 戴昭铭;;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关系[J];语文研究;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志雄;常见别字的分类及其更正的理据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庄岩;;社会新闻标题中的模糊词语——以《半岛晨报》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丛;刘孟洋;;2008年网络新词语初探[J];文化学刊;2009年03期

4 邹海清;;从时间副词的功能看其范围和类别[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5 刘芳;;浅析电影《让子弹飞》中语码混用的表现类别及其语用效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马乃田;量词略论[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7 郑献芹;;谈重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王红梅;;现代汉语动词带宾语“被”字句分类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方胜;张帆;;《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的时间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聂汉琳;;当代安徽高职学生流行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珂;;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基础:Harry Triandis主观文化理论框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杨将领;;独龙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发展[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3 汪锋;;虚词框架与汉语实词的语义-语用分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梁源;黄良喜;;再探讨汉语实词的句法类别不定——从词类原型的语义特征出发[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5 肖红耘;;试论比喻的三种距离[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温舒;惠州话已成语言海洋中一个孤岛[N];惠州日报;2011年

2 记者 蒋夫尔;新疆出台双语课程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名词句的形成、发展及因由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2 王娟;汉语体育新闻评论中互文性的类别和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丽;《说文解字》农耕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文郁;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初探[D];扬州大学;2009年

5 董珍兰;汉语体态成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颖慧;《诗经》重言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陈雪贞;英式汉语研究:问题及对策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飞翔;《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四音节新词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秒;现代汉语“X性”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10 李频;对中国医生所使用的那的语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3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03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