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三本中级汉语写作教材记叙文编写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22:26

  本文关键词:三本中级汉语写作教材记叙文编写情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级写作教材 记叙文写作 对比分析 编写建议


【摘要】:写作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门很重要的语言技能课,同时又是比较难的一门课。在中级阶段的写作教学中,记叙文作为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在教材中出现的比例比较大。而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参照,对写作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很深的影响。本文以教材编写的原则和标准为基础,以《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发展汉语中级写作(I)》和《汉语中级写作教程(下册)》这三本中级写作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三本教材记叙文编写的特点、体例、范文、写作、练习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三本教材在记叙文编写上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及依据以及总结了写作教材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对比三本教材的整体编写理念和特点、编排体例以及记叙文单元编排体例,找出他们的异同和优缺点。第三部分:通过详细对比记叙文的范文、写作部分、练习与活动这三部分,总结出三本教材各自的经验和不足。第四部分:提出中级写作教材记叙文编写建议,从编写目标、原则和具体建议三个方面总结一些记叙文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归纳总结论文研究内容,并指出今后中级汉语写作教材记叙文编写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三本教材记叙文编写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总结,希望为日后中级写作记叙文编写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级写作教材 记叙文写作 对比分析 编写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7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9-10
  • 1.1.1 写作教材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9
  • 1.1.2 记叙文写作在对外汉语中级写作中的意义9-10
  • 1.1.3 选取三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10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10-11
  • 1.3 研究方法及依据11-13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研究依据12-13
  • 1.4 相关研究综述13-17
  • 1.4.1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综述13-14
  • 1.4.2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内容的研究综述14-15
  • 1.4.3 关于写作教材编写不足及建议的综述15-16
  • 1.4.4 结论16-17
  • 第二章 记叙文编写特点和体例分析17-25
  • 2.1 编写理念和特点17
  • 2.2 整体编排体例17-20
  • 2.3 单元编排体例20-24
  • 2.4 三本教材记叙文编写体例评价24-25
  • 第三章 记叙文写作编写内容情况分析25-49
  • 3.1 范文编写对比25-32
  • 3.1.1 范文篇数、字数和生词数25-28
  • 3.1.2 范文主题、来源和训练重点28-32
  • 3.2 写作部分对比32-39
  • 3.2.1 写作知识32-37
  • 3.2.2 写作技巧37-39
  • 3.3 练习与活动对比39-49
  • 3.3.1 题量39-41
  • 3.3.2 题型与分布41-49
  • 第四章 中级写作教材记叙文编写建议49-54
  • 4.1 明确记叙文编写的目标49-50
  • 4.2 遵循记叙文编写的原则50-51
  • 4.3 记叙文写作具体编写建议51-54
  • 第五章 结语54-55
  • 主要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晟;;构建科学合理的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编写新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3期

2 马金科;;系列《汉语写作教程》给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1期

3 周红;包旭媛;;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考察与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洁;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级)教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唐瑗彬;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的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谢惟薇;对三种高级写作教材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0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