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1:28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分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 语义分类 语义框架 类词缀界定


【摘要】:本文以二十一世纪以来陆续出现的新兴类词缀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及现代语法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将描写与解释、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相结合,试图在对现代汉语类词缀本质问题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类词缀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描述,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汉语词汇及其构词法的发展变化,为汉语构词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特定时期的语言文化研究提供词汇方面的素材,为进一步完善词典编纂和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帮助。全文共分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其余前三部分为正文,最后是结语。绪论介绍了前辈学者对于现代汉语旧有类词缀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对于新兴类词缀的研究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为关于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特点与界定的一些思考。补充分析了现代汉语类词缀的意义虚化、定位性、能产性的特点。并在言词与言语词、语义虚化是基础、语义虚化的标准、词法结构模式和语义结构模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类词缀界定方式的思考。第二章为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对现代汉语旧有指人类词缀进行了统计,并总结了旧有指人类词缀的特点。对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进行了搜集并描写,分析了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的语义演变、构词方式及语义框架。并分析了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的特点。第三章为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对现代汉语旧有非指人类词缀进行了统计,并总结了旧有非指人类词缀的特点。对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进行了搜集并描写,分析了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的语义演变、构词方式及语义框架。并分析了现代汉语新兴类非指人类词缀的特点。
【关键词】: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 语义分类 语义框架 类词缀界定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关于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特点与界定的一些思考12-21
  • 第一节 关于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特点的思考12-17
  • 一、意义的虚化12-14
  • 二、定位性14-15
  • 三、能产性15-17
  • 第二节 关于现代汉语类词缀界定的思考17-20
  • 一、语言词与言语词17
  • 二、语义虚化是基础17-18
  • 三、语义虚化的标准18
  • 四、词法结构模式和语义结构模式18-19
  • 五、以语素“男、女”为例阐述类词缀的鉴定过程与方式19-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21-40
  • 第一节 旧有指人类词缀及其特点21-23
  • 一、旧有指人类词缀统计21-22
  • 二、旧有指人类词缀的特点22-23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23-36
  • 一、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统计23-24
  • 二、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描写24-36
  •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特点36-40
  • 一、语义虚化程度不平均37-38
  • 二、言语词多38-39
  • 三、构词方式复杂39
  • 四、类化功能不明显39-40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40-54
  • 第一节 现代汉语旧有非指人类词缀及其特点40-43
  • 一、现代汉语旧有非指人类词缀统计40-42
  • 二、旧有非指人类词缀的特点42-43
  •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43-52
  • 一、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统计43
  • 二、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前缀描写43-48
  • 三、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后缀描写48-52
  •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新兴非指人类词缀特点52-54
  • 一、意译外来语词缀多52
  • 二、新兴非指人类前缀修饰限制功能强,,新兴非指人类后缀类化功能强52-53
  • 三、现实能产性强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蒙蒙;;外源类词缀“门”的类词缀化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王雅;;浅析类词缀中的“控”式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3 王茜;;“吧”是类词缀吗?[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1期

4 刘梓枢;;新兴类词缀“多”的探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4期

5 符晓妍;;从认知图景角度探讨新兴类词缀的产生机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6期

6 曹保平;汉语类词缀研究述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秋玲;词缀及类词缀的“子”[J];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曹大为;;“族”的类词缀化使用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曾立英;;三字词中的类词缀[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2期

10 柏莹;;试析“艳照门”之“门”的类词缀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妹雯;;网络新词语中类词缀的主观性初探[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海良;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华敏;英语类词缀的构式形态及其认知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龙宇欢;留学生类词缀使用情况偏误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战怡如;现代汉语指人类词缀的多维度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梁嗣辰;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分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宋开峰;现代汉语词缀、类词缀确定问题的一些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进玉;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蓓;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冬青;类词缀与“X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伟;现代汉语外来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3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03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