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字研究概述
本文关键词:指事字研究概述
【摘要】:本文以汉字的构成原理为依据,主要是对有关指事字的知识做了概括总结。具体包以下几方面:指事字的定义、产生的时间及原因、主要特点、与其它"五书"的联系与区别、数量少的原因、现实意义及影响以及它的分类。
【作者单位】: 榆社云竹中学;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指事 造字法 象形 六书
【分类号】:H122
【正文快照】: 一、指事的定义指事,六书之一。又称为“象事”“处事”,是古代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六书”又是什么呢?“指事”为什么有名“象事”“处事”?“六书”一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但《保氏》中提到的“六书”只是一个总称而已,并没有分开来描述。所以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征;;从符号学角度简谈文字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单利勤;;汉字形体分析与识字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3 李海燕;;从“人”及其主要变体试看古人的造字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4 张荣贵;;公正:社会和谐的基石——解读“十六字心经”的启示[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1期
5 张玉梅;;王筠“形声兼会意”述论[J];古汉语研究;2010年01期
6 丁钢;;隐藏的文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7 李贵生;;从武威汉代医简看《说文解字》的编撰动因及其价值[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张玉梅;;王筠“取象解字”对《说文》“因形说义”的纠正[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9 易花萍;;古代语言文字规范法有效实施的历史镜鉴[J];北方论丛;2012年06期
10 连登岗;连红;;论文字的单位[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绪左;《祖堂集》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邓伟龙;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郝立新;《尔雅》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建峰;战国玺印文字构形分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珊珊;现代形声字层级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春梅;王筠《教童子法》与语文教育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焦英杰;汉字理据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灵芝;《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三)》异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曹明丽;《贤愚经》复音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黄耀明;清代会意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琰;清代“指事”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艳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学工;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归因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玮;《姫文》人部字和《荀子》中从人字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惠娟;;造字法之指事和会意的辨析[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2 许念一;;古汉字的“网络新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0期
3 陈红星;;论汉字字义的直观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4 郭文国;;汉语复合词中的能指投射现象[J];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盖颖;;“V纭弊致礫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万福;;造字法理论试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李滨;变体汉字的六书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8 朱立挺;;“假借”考略[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9 王力;汉字基础知识讲座(一)[J];语文建设;1966年04期
10 曹国安;论“六书”的本义[J];惠州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明;;论彝文造字法[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姜竹仪;;纳西族的象形文字[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3 陈顺芝;;六书和汉字构形[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汉章;;浅论东巴、东夷象形文字之演化[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皮佑国;刘明友;廖文志;;无字库智能造字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6 葛力力;;字词辨析二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宏开;;试论尔苏沙巴文字的性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8 和志武;;纳西族古文字概况[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9 黄日有;;奋力赶时空 图文齐跃进[A];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2年
10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老马;日本丙戌年干支文字小版票精美别致[N];中国集邮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虹;杨家湾陶符: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雏形[N];三峡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任维东;东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继续活下去[N];光明日报;2010年
4 贾方舟;站立的文字 独创的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张开逊;回望人类发明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3年
6 潘朝霖;水书象形文字的活化石[N];西部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我省抢救象形文字“活化石”[N];贵阳日报;2009年
8 任佩;东巴文——传承纳西族文化的象形文字[N];中国档案报;2001年
9 张亚萌;书法篆刻点燃平面设计灵感[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木仕华;活着的象形文字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峰;杨树达文字学思想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丹;甲骨文基y字形构形与使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
6 杨志恒;书美发生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明;《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雷~ 碚;殷商甲骨文字i诵蜗祡q形⿻躉卵芯縖D];西南大学;2013年
9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远;《说文解字》指事字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琰;清代“指事”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庸礼;字符的诞生[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霞;纳西东巴经《恩恒尼汝、高勒高趣的故事》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lm雪;纳西东巴经《大祭风·超度男女殉情者·制作木身》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莫俊;纳西东巴经《九个天神和七个地神的故事》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红波;纳西象形文字的图形化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梁进;纳西东巴经《哥来秋招魂的故事》版本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乔春梅;造字法在对越初级汉字教学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