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化的历史嬗变:从清末至1930年代
本文关键词:翻译文化的历史嬗变:从清末至1930年代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蔚为大观。考察这四十余年文学翻译活动所演绎的翻译文化,发现其在翻译诗学与翻译规范等方面展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从译语中心到"信"的重构;从单一的译介模式到多种翻译模式共存;从意译到直译;从文言到欧化的白话等。翻译文化的历史嬗变,彰显了翻译活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联。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翻译 翻译文化 历史语境 文化变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月派翻译文化研究”(13BYY039)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翻译史学理论与方法——基于中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批判性考察”(10YJA740038)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导入的西学和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动荡与变革的时代,显然更利于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并促使本土文化发生变化(王克非1997)。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文学系统出现“真空”,翻译活动便成为主流,冲击着中国原来的文学和文化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J];上海文学;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天根;《天演论》版本时间考析两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5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吴礼丹;;历史与现实语境中的90后新诗[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夏虹冰;现代诗坛的“蔚蓝花”——戴望舒的诗歌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丽;;从“认同”到“背叛”——1930年代以来短篇小说体式的多样化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刘芳佳;张景华;;从译者主体性看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中;;以旧的姿态矗立——重读《尝试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凯;;近代建筑术语统一与建筑学科的形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张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4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文;;试论和歌的翻译与再创作——以《新撰万叶集》上冬17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蕤;;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以《翻译之道》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天根;朱从兵;;严复译著时间考析三题[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9 刘子琦;;浅论中国新诗“跨行”语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诗歌创作为中心[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应宪;;日本“中国经学史”之译介与回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丽凤;鲁迅与台湾文学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苗;权力话语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潇;语域理论与电影片名互译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雷娜;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以中国八十年代的翻译活动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贤凤;;翻译文化的建构与特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骆贤凤;翻译文化的内外结构及其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张从益;;翻译文化的本体功能思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0期
4 钟,
本文编号:753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5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