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古壮字字典》壮语虚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4:04

  本文关键词:《古壮字字典》壮语虚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壮字字典》 壮语 虚词


【摘要】:《古壮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目前唯一的方块壮字字典,它是以武鸣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拉丁字母为书写形式的一部壮语规范性字典,《字典》中的例词例句是现代壮语口语,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壮语的演变情况。本文结合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的研究方法,对《字典》的例词例句进行整理分析,考察虚词(主要是分类词、副词、人称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附加成分)的类别和用法。全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字典》的基本情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对《字典》虚词的分类等。第二章——第八章是文章的主干部分,结合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字典》中壮语虚词的主要用法,也突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语法现象。第二章是分类词,包括个体分类词(名-分类词、数-分类词)、动-分类词。第三章是副词,包括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关联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和语气副词。第四章是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别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第五章是介词,包括处所格、与格格、伴随格、施事格、工具格、目标格和比较介词。第六章是连词,包括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顺承关系、选择关系的连词。第七章是助词,包括时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第八章是附加成分,包括动词附加成分和形容词附加成分。第九章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古壮字字典》 壮语 虚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1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符号说明8-13
  • 第一章 导言13-17
  • 1.1 《古壮字字典》简介13
  • 1.2 《古壮字字典》未收录的壮语13-14
  • 1.3 《古壮字字典》的研究现状14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5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相关问题15
  • 1.6 《古壮字字典》中壮语虚词的分类15-17
  • 第二章 分类词17-25
  • 2.1 对分类词的介绍17
  • 2.2 《古壮字字典》中的分类词17-19
  • 2.3 类名词19
  • 2.419-23
  • 2.4.1 名-分类词20-21
  • 2.4.2 数-分类词21-23
  • 2.5 动-分类词23-25
  • 第三章 副词25-52
  • 3.1 时间副词25-31
  • 3.1.1 过去/已然25-28
  • 3.1.2 初始28
  • 3.1.3 当时28-29
  • 3.1.4 caeux29-30
  • 3.1.5 ding<方>/ding jlingz30
  • 3.1.6 将来/未然30-31
  • 3.2 范围副词31-38
  • 3.2.1 总括性副词31-34
  • 3.2.2 限定性副词34-35
  • 3.2.3 扩充性副词35-38
  • 3.3 关联副词38
  • 3.4 程度副词38-45
  • 3.4.1 高程度39-43
  • 3.4.2 较轻度43-45
  • 3.4.4 比较度45
  • 3.5 否定副词45-50
  • 3.5.1 一般性否定45-46
  • 3.5.2 祈使性否定46-47
  • 3.5.3 存在/领有性否定47-48
  • 3.5.4 已然性否定48-50
  • 3.6 语气副词50-52
  • 3.6.1 肯定/强调50
  • 3.6.2 推测/不定50-52
  • 第四章 人称代词52-60
  • 4.1 第一人称代词52-54
  • 4.2 第二人称代词54-55
  • 4.3 第三人称代词55-58
  • 4.4 其他人称代词58-60
  • 第五章 介词60-78
  • 5.1 处所格介词60-65
  • 5.1.1 “youq在”的用法60-63
  • 5.1.2 “daj从,自从”和“caih由”的用法63-65
  • 5.2 与格介词65-68
  • 5.2.1 “hawj给”的具体用法65-68
  • 5.3 伴随格介词68-70
  • 5.4 施事格介词70-71
  • 5.4.1 dwg“被”的具体用法71
  • 5.4.2 deng“被”的具体用法71
  • 5.5 工具格介词71-72
  • 5.6 对象格介词72-73
  • 5.7 目标格介词73-76
  • 5.8 比较介词76-78
  • 第六章 连词78-83
  • 6.1 语义78
  • 6.2 句法78-83
  • 6.2.1 连接名词性短语的并列连词78-79
  • 6.2.2 连接复句的并列连词79
  • 6.2.3 表达复句转折关系的连词79
  • 6.2.4 表达复句条件关系的连词79-80
  • 6.2.5 表达复句顺承关系的连词80-81
  • 6.2.6 表达复句选择关系的连词81-83
  • 第七章 助词83-101
  • 7.1 duh<方>83-84
  • 7.2 dwk84-88
  • 7.2.1 结构助词84-86
  • 7.2.2 时态助词86-88
  • 7.3 ndaej88-91
  • 7.3.1 结构助词88-90
  • 7.3.2 时态助词“ndaej”90-91
  • 7.4 gvaq91-94
  • 7.4.1 时态助词91-92
  • 7.4.2 “gvaq”的语法化92-94
  • 7.5 bae94-97
  • 7.5.1 时态助词94
  • 7.5.2 “bae”的语法化94-97
  • 7.6 语气助词97-101
  • 第八章 附加成分101-109
  • 8.1 动词附加成分101-104
  • 8.1.1 动词附加成分形式101-102
  • 8.1.2 动词附加成分表示的意义102-104
  • 8.2 形容词附加成分104-109
  • 8.2.1 形容词附加成分形式104-105
  • 8.2.2 形容词附加成分表示的意义105-109
  • 第十章 结语109-111
  • 参考文献111-115
  • 致谢115-11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孝玲;;壮语“te~1(他)”与汉语“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郑贻青;;壮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古壮字字典》读后[J];民族语文;1991年01期

3 蓝庆元;;壮语副词foη~4si~3[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4 张晓勤;闫松;;壮、汉语动词附加成分的比较[J];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谢志民;;论壮语量词及其在文字上的处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6 潘立慧;;壮语动词词头ta~3的来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757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57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