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明清时期副词“真个”的句法表现和主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0 06:20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副词“真个”的句法表现和主观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真个 语气副词 主观性


【摘要】:"真个"在明清时期使用频繁,其词义、句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气副词特征很值得探讨。能修饰体词性成分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用焦点理论和体词的述谓性还难以把它跟其他副词区别开来,从主观性角度可以对此以及其他的特征做出更好的解释。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真个 语气副词 主观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历时状态下汉语副词的主观性研究”(13YJA74004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程度副词作补语的类型学研究”(11JL04)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唐代开始使用的“真个”,现代汉语中多做方言词使用。“真个”在明清时期使用很频繁,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真个”的句法表现和主观性。“真个”的词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释义为“的确,实在”。按照这样的释义,“真个”与“的确”、“实在”、“确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贤清;从“真个+体词”看近代汉语副体结构的类型及存在原因[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唐贤清;“真个”构成的副体结构的语义表达功能[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于立昌;吴福祥;;时间副词“一度”的语义演变[J];古汉语研究;2011年04期

5 张秀松;;语气副词“到底”的历史形成[J];古汉语研究;2012年01期

6 董秀芳;;话题标记来源补议[J];古汉语研究;2012年03期

7 徐前师;;副词“辄”考论[J];古汉语研究;2012年03期

8 雷冬平;;隐喻与极性程度副词“雄”的形成[J];古汉语研究;2012年02期

9 吴福祥;;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J];古汉语研究;2013年03期

10 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先秦时期表结果“所以”的虚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仇旭;;副名结构:语言中的新构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徐茗;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权循莲;田德蓓;;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意象的英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臧永红;;矛盾修饰法基于常规关系的语用推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黄宇红;;再析“非常”的词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白雪;;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郭璇;;“恨不得”的词汇化动因与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8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龚晶晶;“比N还N”格式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向琦丽;现代汉语名词活用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永飞;上古到中古汉语有生名词语法功能的历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铭;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G.Andersen ,许家金;《语用标记和社会语言学变异》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3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4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5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6 吴福祥;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7 杨平;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8 洪波;兼指代词的原始句法功能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9 叶贵良;;说“真”[J];古汉语研究;2008年04期

10 冯雪燕;;从空间最边缘到语气的最终追究——从四大名著看极量词“到底”的形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燕;崇明方言的指示词系统和指示范畴[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梅;;“都NP了”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6期

2 温锁林;;现代汉语的申辩口气——兼论语气副词的研究方法[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3 温锁林;;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2009年03期

4 史金生;;“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期

5 卢普生;;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董锋;李涵;;现代汉语确定性推测类语气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8 张谊生;副词“都”的语法化与主观化——兼论“都”的表达功用和内部分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唐善生;;副词“从来”的语义及其句法特征[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10 李杰;;汉语状位预设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明荣;谢双园;;主观性和“还NP呢”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义娜;;人称代词移指现象的主观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宝林;崔希亮;任杰;;关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建设构想[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寅;;“体验性概念化”语义观对后现代哲学“人本主义”的修补——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王东海;张绍麒;李敏;;现代汉语网络考试试点研究报告[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富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可操作性[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欣桥;;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PSC)[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茜;汉语水平考试(HSK)有重大调整[N];光明日报;2006年

2 董洪亮;“汉语托福”明年大调整[N];人民日报;2006年

3 赵凤华;汉语水平考试(HSK)做重大调整[N];科技日报;2006年

4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主宾;明清时期语气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露;现代汉语确定性推测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韩瑜;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气副词“毕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丽平;“难道”演变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军红;指示语:心理空间与主观性[D];河南大学;2006年

5 柳杨;虚拟语气的主观性[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颖;语气副词“明明”与“分明”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涵;现代汉语确定性推测类语气副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任磊;现代汉语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逻辑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义莎;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式语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5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