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零基础美国大学生普通话声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7:01

  本文关键词:零基础美国大学生普通话声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大学生 声调 听辨实验 语音实验


【摘要】:本文以美国圣文德大学六位发音人的声调语音样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听辨实验和语音实验结果考察美国学生普通话声调偏误,跟踪声调偏误纠正的过程,分析偏误原因并干预教学。听辨实验制定了80例单字的听辨实验字表,通过放录音让学生标注声调的方式考察,结果显示,上声和去声听辨结果好于阴平和阳平,主要偏误类型是混淆和误听;个体听辨结果很不均衡,有的学生无偏误,有的学生偏误率很高。语音实验收集语音样本,做出语图,测出基频值,以分析四个声调的时长、音高、调型和调域。针对时长过短偏误,做到强化学生听辨,夸张法引导学生拖音,将单韵母与复韵母练习结合;提高音高、拓宽调域的训练对策为教学生熟悉自己的最高音、最低音、中间音,配合点头、手势等动作加强训练:针对上声发音能力差的问题,使用PPT动态展示上声发音轨迹的方法,教学生找到拐点,夸张发音,加强模仿训练。笔者着重个体偏误,安排一对一辅导,展示语图,选择有针对性教学方法训练。对于阳平上声调型混淆,两者都有上扬趋势的偏误,使用对比分析法;对于阳平开头结尾调型起伏变化,强调英语语调对声调掌握的迁移作用,反复操练控制声调松紧;该方法也适用于纠正学生去声下降度不够的偏误。
【关键词】:美国大学生 声调 听辨实验 语音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研究理论依据7-8
  • 1.2 声调偏误分析8-10
  • 1.2.1 声调偏误类型及原因8-9
  • 1.2.2 教学干预研究9
  • 1.2.3 局限性9-10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10-12
  • 第二章 听辨实验12-25
  • 2.1 实验对象12
  • 2.2 实验字表12-15
  • 2.3 实验过程15-25
  • 2.3.1 结果分析15-20
  • 2.3.2 各声调偏误类型统计20-23
  • 2.3.3 个体偏误类型分析23-24
  • 2.3.4 听辨实验小结24-25
  • 第三章 语音实验25-49
  • 3.1 样本数据处理25-28
  • 3.1.1 时长的测量25-26
  • 3.1.2 音高的测量26-27
  • 3.1.3 调型、调域的确定27-28
  • 3.2 实验数据分析28-45
  • 3.2.1 时长分析28-34
  • 3.2.2 调型分析34-44
  • 3.2.3 调域分析44-45
  • 3.4 对比分析45-49
  • 第四章 教学干预49-54
  • 4.1 制定计划49
  • 4.2 训练对策49-53
  • 4.2.1 时长训练49-50
  • 4.2.2 音高、调域训练50-51
  • 4.2.3 上声训练51
  • 4.2.4 个体训练51-53
  • 4.3 教学结果53-54
  • 第五章 结语54-56
  • 5.1 研究结论54-55
  • 5.2 存在不足55-56
  • 参考文献56-58
  • 图表索引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丽;;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2期

2 王幼敏;日本人学汉语中的声调语调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王韫佳;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4 冯丽萍,胡秀梅;零起点韩国学生阳平二字组声调格局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4期

5 严彦;;美国学生习得第三声的声调情境变异研究[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6 董玉国;如何进行声调训练[J];汉语学习;1996年02期

7 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难音及对策[J];南开学报;1998年03期

8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9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10 王又民;;匈牙利学生汉语双音词声调标注量化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晓军;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2 程媛;初级阶段印尼华裔留学生二字组上声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3 辛亚宁;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3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83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