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器官量词认知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器官量词认知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认原则(ECP) 器官量词 汉英对比 识解
【摘要】:汉英语人体器官作量词,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又验证了语言的体验性。本研究创建了汉英器官量词双语语料库,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突显观、隐喻观、转喻观整合为体认原则(ECP),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对汉英共有的18个器官量词进行对比,发现:同一世界、相同的身体构造使汉英两民族有同样的体验,因此,汉英器官量词在认知上同远大于异;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导致汉英两民族对事物的识解方式不同,故汉英器官量词的小部分隐喻机制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体认原则(ECP) 器官量词 汉英对比 识解
【分类号】:H042
【正文快照】: 1.引言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张志公等1950’s,转引自何杰2001:3);英语语法中没有量词,但存在不少表量的词,其性质和功能类似汉语量词,故本文将其统称为量词(partitive)①。器官量词(body partitive)指用身体器官计量事物或动作数量的词,本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道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量词分类与翻译[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陈颖子;陈扬一;王银霞;;英汉量词隐喻比较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高航;严辰松;;“头”的语法化考察[J];外语研究;2007年02期
4 向二兰;;“脸”的隐喻意义探源[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5 王文斌;毛智慧;;汉英表量结构中异常搭配的隐喻构建机制[J];外国语文;2009年03期
6 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7 王文斌;;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8 毛智慧;王文斌;;汉英名量异常搭配中隐喻性量词的再范畴化认知分析[J];外国语文;2012年06期
9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10 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国萍;韩瑞;;英语委婉机制的认知探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任丽丽;;英语方位介词Up和Down的隐喻性扩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8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任;关于汉语量词的界线问题──兼评《汉语量词词典》[J];辞书研究;1994年03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范利,聂春梅;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4 韩汉雄;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任学良;英语表量词和汉语量词的对应情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王晓玲;汉英量词之比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王洁;说“N满(一、浑)N_1的N_2”句式[J];汉语学习;2001年04期
8 郭继懋;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9 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凤;“头”的文化语义分析:俄汉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波;;语法隐喻的认知识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王育林;;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英中表“量”结构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肖坤学;;识解解读:翻译中原文理解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4 袁晓红;戴卫平;;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差别对比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方芝阳;;再论“爱情”隐喻——兼与齐振海、巩玉环商榷[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6 李芸;;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张丽杰;;基于激进构式语法的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的一个新思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蒋世强;;英汉致使表达的差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刘宗开;;“被XX”构式和传统汉语被动结构的对比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梁萍;;汉英时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旭;;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黄华;;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歌创作的认知规律——以“思想之狐”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名/eat-N构造”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邱玲俊;;从认知学及哲学角度看隐喻思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张茧;语言学家来湘论道[N];湖南日报;2007年
3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张青;基于汉字的汉语信息语法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丁铭;我国将对濒危少数民族语言采取保护措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丁铭;我抢救濒危少数民族语言[N];人民日报;2007年
8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郑述谱 惠州学院 梁爱林;术语学发展的新趋向[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2 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海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概念库的经验识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9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段芸;言语行为语力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洁;“风”的概念隐喻的中英文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勤玲;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英汉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系统的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燕萍;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邵秋芳;中韩空间隐喻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陈露;英汉情感表达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巩玉环;英汉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系统的对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潘艳红;英壮习语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以“狗”习语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韦企成;概念隐喻视野中的英壮谚语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万文龙;语言共性: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艳琴;从认知角度看英语和汉语的情感隐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2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9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