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
【摘要】:使用非言语行为进行沟通不单是利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辅助和补充方式,也是人与人心理上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人类情绪、感情、态度和兴趣所在的一种外部显现方式。同样,教学是信息的传递的一种方式,是语言与非言语共同配合完成的。一堂成功的课由诸多部分组成,其中教师的语言是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奠基石,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纽带;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调整学生与老师心理距离的重要手段。两者的使用皆要有科学性,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只有将二者结合并合理使用才会让教学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缘由,总结了非言语交际行为及教师非言语行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及教师非言语交际的种类及功能,为研究提供更好地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第二章对教师非言语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作出分析。本章以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宁市的三所中学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得到的实例来分析不同教师、课程与非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印证教师非言语行为存在的意义。第三章是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正负效应研究,阐释了教师积极非言语行为存在的意义及消极非言语行为的危害,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的研究主旨在于启示教师能够意识到自身非言语行为对教学效果带来的影响,倡导教师学习使用积极的非言语行为,尽可能消除消极的非言语行为,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关键词】:教师 非言语 课堂交际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26.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7
- 第一节 选题缘由7-9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二、理论依据8-9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9-14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1
- 二、国内研究现状11-14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14
- 一、研究内容14
- 二、研究目的14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14-17
- 一、研究方法14-15
- 二、研究意义15-17
- 第一章 教师非言语的界定及类型17-30
- 第一节 教师非言语的界定17-24
- 一、语言与非言语17-18
- 二、教师非言语及特征18-21
- 三、教师非言语功能21-24
- 第二节 教师非言语的类型24-30
- 一、体态语24-26
- 二、副语言26-30
- 第二章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实地调查与分析30-48
- 第一节 教师非言语行为情况调查30-37
-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说明30-31
- 二、调查统计31-37
- 第二节 教师非言语行为调查分析37-48
- 一、不同学校38-39
- 二、不同教师的表现39-41
- 三、不同课程内容的呈现41-42
- 四、不同对象使用的差异42-48
- 第三章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效应及影响48-57
- 第一节 教师非言语行为正负效应研究48-53
- 一、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正效应48-51
- 二、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负效应51-53
- 第二节 负效应产生的影响53-57
- 一、对学生身心的负效应54-55
- 二、对教师自身的负效应55
- 三、对教学效果的负效应55-57
- 第四章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原则及策略57-65
- 第一节 运用原则57-60
- 一、自然得体57
- 二、简洁适度57-58
- 三、具有美感58-59
- 四、直观明了59-60
- 第二节 解决策略60-65
- 一、提升自身认识61-62
- 二、提倡学校重视62-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8
- 附录68-76
- 附录一68-70
- 附录二70-73
- 附录三73-74
- 附录四74-75
- 附录五75-76
- 致谢76-77
- 个人简历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淮;;大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东野圣时;;从课堂非言语行为看中美学生文化性学习风格的差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丽;;试论中日非言语行为的差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2期
4 徐筱秋;时间和空间在非言语行为中的体现[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李玉君,涂小金;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段春云;试析交际情景中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关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黄峗琳,覃儒奎;论非言语行为(沉默)的文化内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魏莉;几种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张立杰;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摭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郑三粮;非言语行为与成人高教英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莉;张璐;;赛前非言语行为对运动表现评价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王美玲;;学会倾听[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蒋红晔;;非言语英语的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倩;;Observational Oral English Classroom Studi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Students And Western Foreign Teachers[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丰城孺子学校 徐春国;情感在政治课中的作用[N];宜春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庄;唐五代禅宗非言语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4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9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