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新HSK六级词汇汉越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7:00

  本文关键词:新HSK六级词汇汉越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比较 汉语词汇教学 汉越词 新HSK六级词汇


【摘要】:语言从萌芽之时起,就具备了交流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一种语言的某些元素进入另一种语言,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中越作为兄弟般的友好国家,不乏交流,语言的借用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千年前,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进入越南语,既丰富了越南语,又与越南语结合,产生新的元素——汉越词。本文通过音译等方法,在新HSK六级词汇中挑选出3339个具有对应汉越词的汉语词,以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举证、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从结构类型、语音和语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归类。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文章的绪论部分,介绍了汉越词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简单介绍了从秦到现当代中越两国的语言交流,讨论了汉越音和汉越词的定义。第三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对比了新HSK六级词汇中的3339个汉语词与对应汉越词的“构成类型”,分成四类。第四章对比了新HSK六级词汇中的3339个汉语词与对应汉越词的“音”,介绍现代汉语音系和现代越南语音系后,找出汉语和越南语语音对应规律,再进行分类。第五章从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角度,对比了新HSK六级词汇中的3339个汉语词及其对应汉越词。在第三、四、五章中,我们根据对比分类的情况,为对越汉语词汇教学提出建议。希望本文能为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比较 汉语词汇教学 汉越词 新HSK六级词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现状12-15
  • 1.2 选题意义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关于汉越词17-26
  • 2.1 汉越词简史17-20
  • 2.1.1 秦至东汉末汉语与越南语的零星接触17-18
  • 2.1.2 隋朝和唐朝汉语与越南语的系统接触18-19
  • 2.1.3 越南独立以来汉语与越南语的继续接触19-20
  • 2.2 汉越音的定义20-22
  • 2.3 汉越词的定义22-24
  • 2.4 汉越词的使用情况24-26
  • 第三章 新HSK六级词汇汉语词与对应汉越词“构成类型”的比较26-72
  • 3.1 全借型汉越词26-55
  • 3.2 组合型汉越词55-68
  • 3.2.1 汉汉语素类型汉越词55-61
  • 3.2.2 汉越语素类型汉越词61-68
  • 3.3 缩略型汉越词68-69
  • 3.4 添加型汉越词69-70
  • 3.5 基于“构成类型”比较的教学建议70-72
  • 3.5.1 以语音和词序为切入点进行教学70
  • 3.5.2 以差异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70-72
  • 第四章 新HSK六级词汇汉语词与对应汉越词“音”的比较72-103
  • 4.1 现代汉语音系72-74
  • 4.1.1 汉语声母系统72-73
  • 4.1.2 汉语韵母系统73-74
  • 4.1.3 汉语声调系统74
  • 4.2 现代越南语音系74-79
  • 4.2.1 越南语声母系统75
  • 4.2.2 越南语韵母系统75-78
  • 4.2.3 越南语声调系统78-79
  • 4.3 汉语和越南语语音对应规律与汉越词分类79-100
  • 4.3.1 汉语和越南语声母对应规律与汉越词分类79-88
  • 4.3.2 汉语和越南语韵母对应规律与汉越词分类88-96
  • 4.3.3 汉语和越南语声调对应规律与汉越词分类96-100
  • 4.4 基于“音”比较的教学建议100-103
  • 4.4.1 辨别形同音异的声母100-102
  • 4.4.2 防止对汉越词的过分依赖102-103
  • 第五章 新HSK六级词汇汉语词与对应汉越词“义”的比较103-118
  • 5.1 理性义的比较103-113
  • 5.1.1 理性义的比较和分类103-111
  • 5.1.2 理性义保持不变和发生变化的原因111-113
  • 5.2 色彩义的比较113-115
  • 5.2.1 感情色彩的比较113-114
  • 5.2.2 语体色彩的比较114-115
  • 5.3 基于“义”比较的教学建议115-118
  • 5.3.1 利用汉越词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教学115-116
  • 5.3.2 多角度对比汉越词及其对应汉语词116-118
  • 结语118-119
  • 参考文献119-122
  • 附录122-205
  • 致谢205


本文编号:829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29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