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津市方言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研究
本文关键词:湖南津市方言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田野调查的大量方言语料为基本材料,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描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对津市方言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行详细描写分析。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津市的人文地理概况、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引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了本文的语料来源及文章体例安排。第二章是津市方言引语的一个概述性介绍。分别介绍了津市方言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构成和特点,直接引语格式上多是“引导句+“(我/他)说”+引语小句”,其中“(我/他)说”是直接引语标记。间接引语内部有较大差异,除了典型的间接引语外,还有一类表示“听说”的间接引语,其结构为“讲的+引语小句”,“讲的”是间接引语标记。此外,还分析了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出现频率很高的自由直接引语的语用效果。第三章是第二章的延伸论述。分别从引导句、引语小句、引语标记三方面着重论述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差异。引导句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讲”和“说”两个言说动词的选择上:直接引语引导句多用“说”做引述动词,间接引语引导句一般只用“讲”做引述动词。引语小句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人称、指示、语气、语义、修辞等五个方面。引语标记部分简单介绍了“讲(的)”和“说”各自的用法。另外,本章还对二者的修辞效果差别进行了简单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是就第三章中的“引语标记”来展开的。其中第四章分析了津市方言中的“讲(的)”。首先分析了“讲”后“的”的性质不是动态助词,而是表强调的结构助词,“的”加与不加有一定规律可循:“讲”的虚化程度越高,“的”表强调的意义越弱也与“讲”结合越紧密,有词内化的趋势。言说义动词“讲”在高频使用中语义发生虚化,重点描写分析了“讲(的)”做引述动词、自我表述标记、间接引语标记和插入语的功能和用法。做自我表述标记的“讲的2”内部存在差异,一类是“重申自己观点或事实的标记”,一类是“首次表达自己意见或愿望的标记”。做间接引语标记的“讲的3”用在表示“听说类”的间接引语中,位置灵活且虚化程度比普通间接引语中的“讲的”要高。做句首插入语的“讲的4”常用在对话中,表示赞同认可。最后,归纳了“讲”两条不同的语法化路径,一是:引述动词自我表述标记插入语,二是:引述动词间接引语标记。第五章研究津市方言中另一个言说动词“说”,在区分引语标记和标句词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归纳了“说”与“我/他”配合形成“我/他说”格式做直接引语标记和单用做标句词的用法。并在此基础上将“说”的语法化路径简单概括为:言说动词引述动词引语标记标句词。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就和创新点,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津市方言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标记 标句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2
- 1.1 津市的地理、历史及语言概况14-15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
- 1.3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5-21
- 1.3.1 关于引语的研究15-17
- 1.3.2 关于引语标记的研究17-20
- 1.3.3 湖南津市方言的研究现状20-21
- 1.4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21
- 1.5 语料来源和说明21-22
- 2 津市方言引语的构成和特点22-30
- 2.1 引语的分类和定义22-23
- 2.1.1 引语的分类22
- 2.1.2 引语的定义22-23
- 2.2 津市方言引语的构成23-27
- 2.2.1 津市方言直接引语的构成及特点23-25
- 2.2.2 津市方言间接引语的构成及特点25-27
- 2.3 津市方言中自由直接引语及其语用效果27-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津市方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区别30-45
- 3.1 《语法研究研究手册》中相关问题介绍30-31
- 3.2 引导句的区别31-33
- 3.2.1 引述动词的区别31-32
- 3.2.2“人称代词+讲/说”的不对称32-33
- 3.3 引语小句的区别33-41
- 3.3.1 人称代词的区别33-35
- 3.3.2 指示代词的区别35-37
- 3.3.3 语气的区别37-38
- 3.3.4 语义的区别38-40
- 3.3.5 修辞上的区别40-41
- 3.4 标记成分的区别41-42
- 3.5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修辞效果的区别42-43
- 3.6 本章小结43-45
- 4 津市方言中的引语标记“讲(的)[kɑ□21ti33]”45-58
- 4.1“的”[ti33]的有无46-48
- 4.1.1“的”的性质46-47
- 4.1.2“的”出现的规律47-48
- 4.2 引述功能的“讲 1”48-49
- 4.3 自我表述标记“讲的 2”49-52
- 4.4 间接引语标记“讲的 3”52-53
- 4.5 做插入语的“讲的 4”53-55
- 4.6“讲的”的语法化55-57
- 4.6.1 从引述动词到自我表述标记55-56
- 4.6.2 从自我表述标记到句首插入语56
- 4.6.3 从引述动词到间接引语标记56-57
- 4.7 本章小结57-58
- 5 津市方言中的引语标记“说[□uo55]”58-70
- 5.1“引语标记”和“标句词”两个概念的区分58-59
- 5.2 做引述动词的“说 1”59-60
- 5.3 做引语标记“说 2”60-62
- 5.4 做标句词“说 3”62-63
- 5.5“我/他说”在句中的特殊功能63-65
- 5.6“讲说[kɑ?21?uo55]”连用现象65-67
- 5.7“说”的语法化67-69
- 5.7.1 从引述动词到引语标记67-68
- 5.7.2 从引语标记到标句词68-69
- 5.8 本章小结69-70
- 6 结语70-73
- 6.1 本文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70-71
-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6
- 附录76-8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4
- 后记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艳;;如何讲授“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33期
2 王黎云,张文浩;自由间接引语在小说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3期
3 申丹;对自由间接引语功能的重新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4 倪瑞英;法语的自由间接引语[J];现代外语;1994年03期
5 柴生秦;论同一替换律在间接引语语境中的使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6 刘慧云;自由间接引语语篇中的照应与衔接[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王阳;自由间接引语的潜在主体代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宋敏生;;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J];法语学习;2006年06期
9 张波;;论自由间接引语的信息补差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丘晓娟;;比较法、英、汉直、间接引语的转换[J];双语学习;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光磊;对“字斟句酌”的斟酌[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景菲;《劝导》中的聚焦和自由间接引语[D];浙江大学;2010年
2 佘佳花;英语间接引语及其在初中英语中的教学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超;英语小说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与文体效果[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佳敏;英语间接引语形态句法表征的象似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刘艳辉;指别理论视角下英语间接引语时态习得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6 王海姣;湖南津市方言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林丽贤;汤亭亭《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的双声游戏和自由间接引语[D];厦门大学;2008年
8 公丕民;英语中语言转述的功能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31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3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