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语中部方言量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6:44
本文关键词:苗语中部方言量词研究
【摘要】: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之一,苗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一支,其语言也包含丰富的量词。过去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苗语系属归属和调查描写问题上,也有学者对苗语的量词进行过较为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苗语的某些特点,但就目前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对苗语量词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本研究旨在全面完善苗语中部方言量词的类型、结构特点及搭配特点这三大方面,将文章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选题原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同时在总结梳理前人对苗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建立与研究相关的语料库。第二部分基于苗语量词呈现出数量多、类别庞杂的特点,通过对中部方言量词以不同的侧重点为分类依据,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目的在于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苗语量词的类别有所认识,也为日后研究做好基础性准备。第三部分是关于苗语量词的结构分析,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与汉语量词进行内外部结构对比分析,寻求出两种语言量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便更鲜明地总结出苗语量词结构自身的特点,使得苗族学生能够更好地习得两种语言。第四部分主要是在认知层面对苗语量词的搭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各民族不同的认知模式直接导致语言运用上的差异。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在相同认知语义场中,事物间不同特点的突显,会产生映射关系,使得转喻机制发生,进而能够合理地解释量词的搭配使用的某些原因。最后笔者在检视本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认为学者们应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对苗语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民族语言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黔东苗语 量词 结构分析 语义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一、选题原由8
- 二、研究现状8-13
- (一)国外研究8
- (二)国内研究8-12
- (三)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12-13
- 三、研究目的13-14
-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14-15
- (一)理论框架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五、研究对象和语料15-16
- 第二章 苗语量词分类16-33
- 一、名量词的分类16-30
- (一)概念型名量词16-20
- (二)类别型名量词20-22
- (三)情态型名量词22-23
- (四)义项型名量词23-30
- 二、动量词的分类30-33
- (一)频率型动量词31
- (二)时间型动量词31-33
- 第三章 苗语量词结构分析33-46
- 一、苗语名量结构33-39
- (一)结构分析34
- (二)苗汉语名量结构差异34-39
- 二、苗语动量结构39-46
- (一)结构分析39-41
- (二)苗汉语动量结构差异41-46
- 第四章 苗语量词的语义认知46-57
- 一、名量词的语义认知46-54
- (一)语义特征分析46-50
- (二)认知分析50-54
- 二、动量词的语义认知54-57
- (一)语义特征分析54-55
- (二)认知分析55-57
- 结语57-59
- 一、苗语量词的类别57
- 二、苗语量词的搭配57-58
- 三、苗语量词搭配的认知58
- 四、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拟改进之处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袁毓林;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6年02期
3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4 范利,聂春梅;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5 罗兴贵;;论“蒙撒”苗语中量词的性别特征[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贺又宁;胥奇;;苗语“量词”跨方言比较研究视点之一——中部方言量词语义特征考察[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王德光;;贵州威宁苗语量词拾遗[J];民族语文;1987年05期
8 李云兵;;苗瑶语的非分析形态及其类型学意义[J];民族语文;2006年02期
9 范伟;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陈月明;;表钱和物的“数量+数量”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854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5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