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学生汉语近义语气副词习得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23:28
本文关键词:越南学生汉语近义语气副词习得情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越南学生” “语气副词” “近义词” “习得研究” “近义语气副词”
【摘要】:语气副词是汉语学界中研究的热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语气副词在汉语中有词义较虚、搭配较灵活、近义词较多等特点,然而这类词语在语气表达方面独有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汉语语言运用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许多越南母语学习者来说,,由于语气副词本身语义比较虚,加之近义词较多,因此,极容易造成理解困难、使用偏误等情况。学习者对这类词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困难,因而辨析这类词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分析在越南语与汉语学习以及应运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中加入辨析越南语和汉语这类词的设想。因此,我们对周围学习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的大体情况,之后对实际的抽样研究以及筛选比较,在此基础上撰写本文。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研究越南学习者习得近义语气副词的情况。首先,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选定了16组近义语气副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了解越南学习者对近义语气副词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调查的结果与词义用法,分析越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造成偏误的成因,从此提出了教学的建议。 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为研究对象,经查找权威资料,选定调查样本的取词范围为16组近义语气副词(共35个词),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除此之外,笔者还就前人对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叙述。第二部分,本文通过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以及语言运用情况,预测了越南学习者在学习运用汉语近义语气副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误情况,针对中高级学习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了这类词语习得情况。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运用语言对比分析理论来深究学习者出现的正确和偏误不同的现象,从此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描写与分类。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研究基础上,综合总结越南学习者汉语近义语气副词偏误原因,得出了出现偏误主要是由于母语影响的语际偏误与目的语影响的语内偏误的结论。第五部分,提出近义词的教学原则:减少对译释义、加强对比解释、培养语感和词语辨析教学。
【关键词】:“越南学生” “语气副词” “近义词” “习得研究” “近义语气副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选题缘起、研究思路与范围10-13
- 1.1.1 选题缘起与意义10-11
- 1.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2
- 1.1.3 研究范围与语料来源12-13
- 1.2 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13-20
- 1.2.1 语气副词在汉语中的本体研究13-16
- 1.2.2 对外汉语教学语气副词研究16-20
- 第二章 越南学生汉语近义语气副词习得情况调查结果统计20-34
- 2.1 调查的目标词20-21
-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21-24
- 2.2.1 问卷设计21-22
- 2.2.2 调查对象22-24
- 2.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24-34
- 2.3.1 调查的总体结果24-26
- 2.3.2 中高级语气副词正确率与偏误率排序统计26-29
- 2.3.3 各组近义语气副词的正确率和偏误率排序29-34
- 第三章 越南学习者习得近义语气副词类型与对比理论的对应34-51
- 3.1 近义语气副词正确率较高的分析34-37
- 3.2 近义语气副词偏误率较高的类型分析37-47
- 3.2.1 汉越语际偏误37-45
- 3.2.2 汉语语内偏误45-47
- 3.3 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与近义语气副词习得类型47-51
- 3.3.1 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依据47-49
- 3.3.2 越南学生习得近义语气副词类型与对比理论对应49-51
- 第四章 越南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偏误原因分析51-57
- 4.1 越南语负迁移51-52
- 4.2 汉语目的语偏误52-53
- 4.3 学习者的汉语水平53-54
- 4.4 学习环境54-55
- 4.5 工具书的影响55-57
- 第五章 越南学生汉语语气副词学习与教学建议57-63
- 5.1 减少对译释义,加强对比解释57-60
- 5.2 培养语感教学60-61
- 5.3 词语辨析教学61-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71-75
- 致谢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继艳;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语用功能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齐沪扬;丁婵婵;;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3 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4 周冬梅;李春玉;;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外国学生汉语语感初探[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吴民京;;汉语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6 杨姗姗;;浅析“居然”和“竟然”的异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1期
7 唐宁;;现代汉语表确定推测类语气副词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8 黄云峰;;语气副词“终于”“总算”“总归”语用功能的考察[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蒋桂芹;;越南学生运用汉语语气副词中常见的逻辑联系语偏误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梅;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5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