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X”、“以X”合成方位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1:02
本文关键词:“之X”、“以X”合成方位词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之X” “以X”方位词 比较 对外汉语 偏误
【摘要】:本文以由前缀“之/以”和单纯方位词构成的“之X”、“以X”合成方位词为研究对象,从“古今中外”四个角度分析了这两类词,在描写、分析、对比的基础上,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之X”、“以X”合成方位词经常被笼统地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分析,使人们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因此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它们的特点属性进行了描写并对两者进行了区分。为了解释“之X”、“以X”方位词在共时平面的差异,本文梳理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方位词词根,即十四个单纯方位词,由指示具体实物方位发展到指示顺序、等级等抽象概念。方位词词缀“之”经历了“动词——指示代词——定语标记——词缀”的语法化过程;“以”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词缀”的语法化过程。“之X”、“以X”的结构在先秦时已经出现,前者在历史演变中结构自然固化,后者则是由“自……以……”格式脱落介词“自”后被重新划分为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对本族人语料和留学生语料中“之X”、“以X”合成方位词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了数据统计,得出各自的使用倾向并解释、比较了其中异同,提出了方位词的相关规范用法。同时也对留学生使用中的偏误进行了分类研究,在总结分析偏误原因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两方面对“之X”、“以X"方位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之X” “以X”方位词 比较 对外汉语 偏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5
-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7-8
- 0.1.1 选题理由7-8
- 0.1.2 研究意义8
- 0.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8-13
- 0.2.1 研究现状8-13
- 0.2.2 研究方法13
- 0.2.3 理论基础13
- 0.3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13-15
- 0.3.1 研究对象界定13-14
- 0.3.2 语料来源14-15
- 第一章 “之X”、“以X”合成方位词特点比较研究15-32
- 1.1 “之X”、“以X”合成方位词语法特点研究15-21
- 1.1.1 “之X”、“以X”合成方位词构成成分分析15-17
- 1.1.2 “之X”、“以X”合成方位词句法分布分析17-21
- 1.2 “之X”、“以X”合成方位词表义功能研究21-29
- 1.2.1 “之/以+东/西/南/北/左/右”表义分析21-22
- 1.2.2 “之/以 前/后”表义分析22-24
- 1.2.3 “之/以 上/下”表义分析24-25
- 1.2.4 “之/以 里/中/内/外”表义分析25-29
- 1.3 “之X”、“以X”合成方位词语用差异研究29-30
- 1.3.1 语体色彩差异分析29
- 1.3.2 结构组合差异分析29-30
- 1.3.3 前置词差异分析30
- 1.4 本章小结30-32
- 第二章 “之X”、“以X”合成方位词发展演变研究32-46
- 2.1 方位词词根的语义发展32-36
- 2.1.1 东、西、南、北32-33
- 2.1.2 左、右33
- 2.1.3 上、下33-34
- 2.1.4 前、后34
- 2.1.5 里、内、中34-35
- 2.1.6 外35-36
- 2.2 “之X”、“以X”方位词词缀的发展演变36-40
- 2.2.1 词缀“之”的发展演变36-37
- 2.2.2 词缀“以”的发展演变37-40
- 2.3 合成方位词的发展演变40-45
- 2.3.1 “之X”合成方位词的发展演变40-43
- 2.3.2 “以X”合成方位词的发展演变43-45
- 2.4 本章小结45-46
- 第三章 本族人“之X”、“以X”合成方位词使用情况考察46-63
- 3.1 语料概况46-50
- 3.2 “之/以+左/右”、“之/以+东/西/南/北”使用情况分析50-52
- 3.3 “之/以+内/外”、“之中”、“以里”使用情况分析52-54
- 3.4 “之/以+上/下”使用情况分析54-56
- 3.5 “之/以+前/后”使用情况分析56-59
- 3.6 本族人“之X”、“以X”合成方位词的规范用法59-61
- 3.7 本章小结61-63
- 第四章 留学生“之X”、“以X”合成方位词使用情况考察63-76
- 4.1 留学生“之X”、“以X”合成方位词习得情况考察63-66
- 4.1.1 语料概况63-65
- 4.1.2 留学生“之X”、“以X”方位词习得规律总结65
- 4.1.3 本族人和留学生使用情况对比65-66
- 4.2 留学生“之X”、“以X”合成方位词偏误情况考察66-74
- 4.2.1 “之X”、“以X”合成方位词偏误类型分析66-71
- 4.2.2 “之X”、“以X”合成方位词偏误原因分析71-74
- 4.3 教学建议74-75
- 4.4 本章小结75-76
- 结论76-78
- 参考文献78-85
- 致谢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2 储泽祥;现代汉语名词的潜形态──关于名词后添加方位词情况的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年S1期
3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4 曾传禄;“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巴丹;;“X之上”与“X以上”之辨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6 吴佳娣;;方位词研究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杜文涛;;留学生习得“之后”的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王明仁;;“以上”、“以下”传统的规范用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邢福义;;方位结构“X里”和“X中”[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10 曹婷;;“之”字的古今变化[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长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7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8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