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V向”和“V往”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5:14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V向”和“V往”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V向+O” “V往+O” 共时对比 历时对比 位移事件


【摘要】:现代汉语中,“向”和“往”都可以出现在动词后构成“V向+O”和“V往+O”结构。一般认为,在这两个结构里,“向”和“往”都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可以比较自由地换用,但实际上在“V向+O”和“V往+O”结构中,“向”和“往”只在某些情况下才可以换用,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不可以,可见这两个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将首先从共时平面对“V向+O”和“V往+O”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将从历时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共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对可以进入“V向+O”结构的动词和可以进入“V往+O”结构的动词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能够进入“V向+O”和“V往+O”中的动词分别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其次,对可以进入两个结构中的动词进行了对比,将这些动词分为三类,并且提取了每一类的语义特征。第三章,主要对“V向+O”和“V往+O”结构中的宾语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总的说明了“V向”和“V往”的后置宾语不能是单音节的,其次对宾语的语义类型以及“V向”、“V往”和各自的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描写。第四章,主要从历时角度描写了“V+向+O”和“V+往+O”结构中“向”、“往”的虚化过程,总结了“向”、“往”的虚化动因,以及古汉语中动词“向”、“往”对现代汉语中介词“向”、“往”的语义俯瞰作用,并且说明了“V+向/往+O”结构有述宾化发展的趋势。第五章,本章主要考察了“V向+O”和“V往+O”结构的位移事件类型。首先,我们界定了“V向/往+O”结构表达的事件类型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路径图式。其次,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V向+O”结构不仅可以大量参与表述现实类位移事件,还可以大量参与表述虚拟类位移事件;而“V往+O”结构参与表述的位移事件则基本上是现实类的,很少表述虚拟类的。第六章,全文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并提出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V向+O” “V往+O” 共时对比 历时对比 位移事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3
【目录】:
  • 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8
  • 1.2.1“V+P+NP”结构的层次划分问题12-14
  • 1.2.2“V向”结构的相关研究14-15
  • 1.2.3“V往”结构的相关研究15-16
  • 1.2.4 介词“向”、“往”的差异比较研究16-18
  • 1.2.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8
  • 1.3 论文的目标18-19
  • 1.4 本文的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19-20
  • 1.4.1 本文的理论、方法19
  • 1.4.2 语料来源19-20
  • 第二章“V向”和“V往”中“V”的差异考察20-33
  • 2.1“向”、“往”附着于单音节动词的倾向20-21
  • 2.2“V向+O”中V的考察21-22
  • 2.3“V往+O”中V的考察22
  • 2.4“V向”和“V往”中两类动词的比较22-24
  • 2.4.1 既可带“向”又可带“往”的动词22-24
  • 2.4.2 可带“向”而不可带“往”的动词24
  • 2.4.3 可带“往”而不可带“向”的动词24
  • 2.5“V向”、“V往”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24-31
  • 2.5.1 V向/往类动词的语义特征描写及语义特征模式25-26
  • 2.5.2 V向类动词的语义特征描写及语义特征模式26-29
  • 2.5.3 V往类动词的语义特征描写及语义特征模式29-31
  • 2.6 小结31-33
  • 第三章“V向”和“V往”宾语的差异考察33-45
  • 3.1“V向”和“V往”宾语O的音节数量33
  • 3.2“V向”和“V往”宾语的语义类型考察33-38
  • 3.2.1“V向”宾语的语义类型考察34-36
  • 3.2.2“V往”宾语的语义类型考察36-37
  • 3.2.3“V向”和“V往”宾语的语义类型的异同总结37-38
  • 3.3“V向”、“V往”宾语句法性质的差异考察38
  • 3.4“V向”和“V往”与宾语语义关系的差异38-43
  • 3.4.1“V向”和宾语的语义关系39-41
  • 3.4.2“V往”和宾语的语义关系41-42
  • 3.4.3“V向”和“V往”与宾语语义关系的差异对比42-43
  • 3.5 小结43-45
  • 第四章“V向”和“V往”的历时考察45-61
  • 4.1 动词向介词的虚化及衍生机制45-47
  • 4.1.1 关于虚化45
  • 4.1.2 动词向介词虚化的一般过程45-47
  • 4.2“V向+O”中“向”的虚化过程47-51
  • 4.2.1 汉代及汉代以前——“V+向+O”结构的产生47-49
  • 4.2.2 魏晋南北朝时期——“V+向+O”结构的发展49-50
  • 4.2.3 魏晋以后——“V+向+O”结构的进一步语法化50-51
  • 4.3“V往+O”中“往”的虚化过程51-56
  • 4.3.1 汉代及汉代以前——“V+往+O”结构格式的产生51-53
  • 4.3.2 魏晋时期到唐宋时期——“V+往+O”格式的发展53-54
  • 4.3.3 唐宋以后——“V+往+O”格式中“往”的进一步语法化54-55
  • 4.3.4 动词“去”对“往”的虚化的影响55-56
  • 4.4“V+向/往+O”结构中“向/往”的虚化程度比较56
  • 4.5 古汉语中动词“向”、“往”的语义俯瞰56-57
  • 4.6“V+向/往+O”结构中“向/往”的虚化动因57-59
  • 4.7“V+向/往+O”结构的述宾化趋势59-60
  • 4.8 小结60-61
  • 第五章“V向+O”和“V往+O”的事件类型考察61-69
  • 5.1 路径图式61-62
  • 5.2“V+向+O”表述的事件类型62-66
  • 5.2.1“V+向+O”表述的现实类位移事件63-64
  • 5.2.2“V+向+O”表述的虚拟类位移事件64-65
  • 5.2.3 两类位移事件的不同路径图式65-66
  • 5.3“V+往+O”表述的事件类型66-67
  • 5.4“V向+O”和“V往+O”事件类型的比较以及原因67
  • 5.5 小结67-69
  • 第六章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云;;“V+P+Np”结构的再认知和处理模式[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2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3 李文莉;论“V+P+N”中P由前加成分向后加成分的转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刘光明;储泽祥;陈青松;;“单音动词+往”里“往”的语法化[J];古汉语研究;2006年02期

5 曾传禄;;汉语位移事件的语言表达[J];对外汉语研究;2010年00期

6 马梅玉;;“单音动词+向”中“向”的语法化及其性质[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7 张俐;介词“向、往、朝”功能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邵宜;;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金昌吉;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张旺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J];汉语学习;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柯润兰;介词“向”的句法语义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 潘望;现代汉语“V向+NP”格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仝佩颖;“V在”和“V于”差异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9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09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