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视角下间接回指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转喻视角下间接回指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转喻 间接回指 理想化认知模型 先行项 回指项
【摘要】: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转喻是一种心理映像,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转喻进行说话和思维,转喻使人们能更加关注所指代的事物的显著部分,转喻概念已经成为人类行为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转喻是一种指称现象,可用于解释间接回指现象。本文以Radden和Kovecses的概念转喻理论为框架,以间接回指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对间接回指进行分类,分析和解释间接回指中先行项和回指项的动态映射过程以及间接回指的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以期论证在概念转喻理论框架下间接回指认知解读的可行性并揭示间接回指背后所蕴含的认知规律。根据转喻的生成取决于两个高阶概念结构:整体ICM与各部分;ICM中的部分与部分的“转喻生成关系”,本文尝试将间接回指分为辐射类、预设类、上下义类三大类和邻近类、因果类、前后景类三大类,并归纳各类型的特征;根据转喻运作的突显性、邻近、和可及性三大认知特征以及间接回指中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有定与无定、语义关联和语用推理三大认知基础,本文分析了转喻视角下间接回指理解的制约因素,提出在理想化认知模型中同域和异域两种转喻关系模式下,间接回指的意义通过语义关联,概念激活以及图式推理三种认知方式得以构建。
【关键词】:转喻 间接回指 理想化认知模型 先行项 回指项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8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1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1-13
- 1.3 Wtem and Chinese Research13-15
- 1.3.1 Western Research13-14
- 1.3.2 Chinese Research14-15
- 1.4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15-16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16-18
- Chapter 2 Relevant Concepts18-34
- 2.1 Metonymy18-22
- 2.1.1 Development of Metonymy Theory19-20
- 2.1.2 Cognitive Principles of Metonymy20-22
- 2.1.2.1 Contiguity Principle20-21
- 2.1.2.2 Relative Salience Principle21-22
- 2.1.2.3 Accessibility Principle22
- 2.2 Indirect Anaphora22-28
- 2.2.1 Definition22-24
- 2.2.2 Features24-28
- 2.3 ICM28-34
- 2.3.1 Definition29
- 2.3.2 Features29-31
- 2.3.3 Stuctural Principles31-34
- Chapter 3 Categories of Indirect Anaphora in Perspective of Metonymy34-49
- 3.1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from the Perspective if Metonymy35-39
- 3.1.1 The Whole and the Part Mapping of Indirect Anaphora36-37
- 3.1.2 The Part and the Part Mapping of Indirect Anaphora37-39
- 3.2 Categories of Indirect Anapho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onymy39-49
- 3.2.1 Types of Indirect Anaphora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ole andthe Part39-44
- 3.2.1.1 Radiation Indirect Anaphora39-40
- 3.2.1.2 Presupposition Indirect Anaphora40-42
- 3.2.1.3 Hyponymy Indirect Anaphora42-44
- 3.2.2 Types of Indirect Anaphora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Part44-49
- 3.2.2.1 Contiguity Indirect Anaphora44-46
- 3.2.2.2 Causality Indirect Anaphora46-47
- 3.2.2.3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Indirect Anaphora47-49
- Chapter 4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etonymy49-68
- 4.1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etonymy50-54
- 4.1.1 Relevance Degree50-51
- 4.1.2 Discourse Distance51-53
- 4.1.3 Cognitive Context53-54
- 4.2 Way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onymy54-68
- 4.2.1 Way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under the Whole-part Model55-63
- 4.2.1.1 Semantic Relevance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SameCognitive Domain55-58
- 4.2.1.2 Concept Activation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SameCognitive Domain58-60
- 4.2.1.3 Schema Inference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SameCognitive Domain60-63
- 4.2.2 Way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Anaphora under the Part-part Model63-68
- 4.2.2.1 Semantic Relevance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DifferentCognitive Domain63-64
- 4.2.2.2 Conceptual Activation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DifferentCognitive Domain64-66
- 4.2.2.3 Schema Inference of the Antecedent and Anaphora in the DifferentCognitive Domain66-68
- Chapter 5 Conclusion68-72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68-69
- 5.2 Something New of the Study69-70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0-72
- Bibliography72-76
- Acknowledgements76-77
- 个人简历77-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2 何爱晶;;从修辞到认知:国内转喻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3 杨凤平;;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庄冬伟;;转喻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冬梅;;情感表达中的隐喻及转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吴淑琼;文旭;;《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J];现代外语;2010年04期
8 姜占好;陶源;;逻辑转喻说略[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9 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10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梦岚;;汉语中“火”的隐喻、转喻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胡婷;;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亚;翻译亦是学术:读《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磊;转喻意义的语义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厉梅;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转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伟萌;“着”字构式的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改平;呼和浩特方言中詈骂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于菲;英语V-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与转喻识解[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陶晓花;语用转喻标记等效值视角下言外转喻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赵立喜;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转喻机制及其翻译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义;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脚/foot”的认知隐转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庚;《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罗敏;隐喻/转喻提高英语多义词教学实效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3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4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