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肯定—假设”的语义演变
发布时间:2017-09-29 22:21
本文关键词:汉语“肯定—假设”的语义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肯定语义 假设语义 演变 肯定副词 假设连词
【摘要】:“便”、“直”、“就”、“必”、“诚”在汉语史上经历了“肯定——假设”的语义演变。本文着眼语义、语用和语法的紧密联系,通过对“肯定副词——纵予连词”和“肯定副词——假设连词”演变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肯定——假设”的语义路径及其致变因素。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肯定副词——假设连词(广义)”的演变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文中将“肯定副词”划归为“语气副词”;“假设连词(广义)”包括纵予连词和狭义的假设连词(“如果”义)。第二部分为“肯定副词——纵予连词”的演变。通过个案研究(对“便”、“直”、“即”、“就”的演变和分析),探索“即使”义纵予连词(含有[+假设]语义特征)的来源及演变路径。第三部分为“肯定副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此部分的“假设连词”为狭义的假设连词,即“如果”义,以“必”、“诚”为代表。第四部分为“肯定副词——假设连词”演变的因素。通过对前文个案的分析,得出结论:认知因素(心理预设、隐喻机制),类推机制,句法因素为“肯定副词——假设连词”演变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演变过程作了总结。
【关键词】:肯定语义 假设语义 演变 肯定副词 假设连词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绪论11-25
- 1. 本文的研究对象11-14
- 1.1 副词的分类和肯定副词的归属11-12
- 1.2 “肯定——假设”与“肯定副词——假设连词”12-14
- 2. 研究现状14-22
- 2.1 关于副词和连词的关系研究14-16
- 2.2 关于假设连词来源的研究16-17
- 2.3 关于“肯定——假设”演变的个案研究17-22
- 2.3.1 语文工具书中的个案研究17
- 2.3.2 有关论著中的个案研究17-22
- 2.3.2.1 关于“便”的两种词性17-19
- 2.3.2.2 关于“直”的两种词性19-20
- 2.3.2.3 关于“就”的两种词性20
- 2.3.2.4 关于“必”的两种词性20-21
- 2.3.2.5 关于“诚”的两种词性21-22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22-25
- 3.1 历时研究和共时解释相结合22
- 3.2 语义、语用、语法的结合22
- 3.3 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22-25
- 二、“肯定副词——纵予连词”的演变25-55
- 1.“便”的“语法化25-40
- 1.1 肯定副词“便”的产生及其发展25-27
- 1.1.1 关于肯定副词“便”的前期研究25
- 1.1.2 副词“便”的语义发展25-27
- 1.2 纵予连词“便21”的产生27-34
- 1.2.1 关于“便21”的前期研究27-28
- 1.2.1.1 关于“便21”产生的时期27
- 1.2.1.2 关于“便21”产生的原因27-28
- 1.2.2 导致“便21”产生的因素28-30
- 1.2.2.1 关于“类推”的说法28
- 1.2.2.2 演变的句法因素28-30
- 1.2.3 “便21”所在构式的发展30-34
- 1.2.3.1 与唐代相同的构式31-33
- 1.2.3.2 与唐代不同的构式33-34
- 1.3 让步连词“便22”的产生34-36
- 1.3.1 “虽然”义的用例34-35
- 1.3.2 关于“让步”和“纵予”关系的研究35
- 1.3.3 “便22”的来源分析35-36
- 1.4 连词“便是”的产生36-40
- 1.4.1 关于连词“便是”的研究36
- 1.4.2 导致连词“便是”产生的因素36-40
- 1.4.2.1 语义来源分析36-37
- 1.4.2.2 “便+是+VP”式中的演变37-38
- 1.4.2.3 句法位置的作用38-39
- 1.4.2.4 类推规律的作用39
- 1.4.2.5 连词“便是”句法位置的发展39-40
- 1.5 小结40
- 2. “即”的语法化40-46
- 2.1 假设连词“即21”的来源和演变路径40-45
- 2.1.1 语义关联41
- 2.1.2 句式的作用41-42
- 2.1.2.1 肯定句中的“即”41-42
- 2.1.2.2 否定句中的“即”42
- 2.1.3“即”的位置变化42-43
- 2.1.3.1“即”前后无主语42-43
- 2.1.3.2“即”在主语后43
- 2.1.3.3“即”在主语前43
- 2.1.4 句法结构的作用43-45
- 2.2 纵予连词“即22”的产生45-46
- 2.3 小结46
- 3. “就”的语法化46-49
- 3.1 连词“就2”的产生时期46-47
- 3.2 连词“就2”产生的因素47
- 3.3 连词“就是”的产生47-48
- 3.3.1 “就(副)+是”式47-48
- 3.3.2 连词“就是”的产生48
- 3.3.2.1 “就是”与“也”、“亦”呼应48
- 3.3.2.2 连词“就是”位于主谓之间48
- 3.4 小结48-49
- 4. “直”的语法化49-55
- 4.1 “直”的本义及其词义发展49-50
- 4.2 肯定副词“直”的产生50
- 4.3 连词“直”的产生及其发展50-54
- 4.3.1 关于纵予连词“直”的前期研究50
- 4.3.2 纵予连词“直21”的产生50-53
- 4.3.2.1 确定“直21”词性的构式50-51
- 4.3.2.2 纵予连词“直饶”的产生及其构式的发展51-52
- 4.3.2.3 纵予连词“直使”的产生及其发展52-53
- 4.3.3 连词“直是”的产生及其发展53-54
- 4.4 小结54-55
- 三、“肯定副词——假设连词”的演变55-67
- 1. “必”的语法化55-60
- 1.1 关于连词“必”的前期研究55
- 1.2 副词“必”萌生的构式及其蕴含义55-60
- 1.2.1 目的分句的蕴含义55-56
- 1.2.2 假设分句的蕴含义56-60
- 1.2.2.1 “若+必+VP”式中的词义发展56
- 1.2.2.2 “必+主语+VP”式中的词义发展56-57
- 1.2.2.3 “必+VP”式中的词义发展57-58
- 1.2.2.4 “必+若+VP”式中的发展58-60
- 1.3 小结60
- 2. “诚”的语法化60-67
- 2.1 关于连词“诚”的前期研究60
- 2.2 副词“诚”所在的构式及其意义60-61
- 2.2.1 句首的“诚”61
- 2.2.2 句中的“诚”61
- 2.3 假设复句中的蕴含义61-64
- 2.3.1 “诚+能+VP”式中的发展62
- 2.3.2 “诚+得+VP”式中的发展62-63
- 2.3.3 “诚+欲+VP”式中的发展63
- 2.3.4 “诚+如+N”式中的发展63-64
- 2.4 呼应的作用64
- 2.5 连用的作用64-65
- 2.5.1 “诚+使”式64
- 2.5.2 “诚+令”式64-65
- 2.5.3 “若+诚+VP”式65
- 2.6 小结65-67
- 四、“肯定副词——假设连词”演变的因素67-71
- 1. 认知因素67-68
- 1.1 心理预设的作用67-68
- 1.2 隐喻机制的影响68
- 2. 类推机制68-69
- 3. 句法因素69-70
- 4. 演变动因的分析70-71
- 五、结语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段德森;副词转化为连词浅说[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3 郭莉;谈副词“直”[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5 赖慧玲;《全宋词》中的语气副词“直”[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7 付文萍;;“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4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4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