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08:01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书写 留学生 智能临摹 部件成字 智能推送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的焦点,同时汉字也受到了国外学习者的关注,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汉字的学习,尤其是汉字书写的学习成为留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移动学习是目前较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它借助移动终端让用户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学习,但如何利用移动学习来提高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增强笔顺的认知,强化汉字结构的解读,已经成为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留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存在笔画顺序颠倒、部件位置错误、部件大小不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汉字学习方式,即在移动学习背景下将留学生书写汉字的学习过程与移动学习平台相结合。并在联通主义理论、强化理论、认知弹性理论的指导下,指出在开发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过程中,应遵循微游戏性原则、感觉统合原则、智能反馈原则、及时互动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且尝试将这些设计原则应用于汉字移动学习平台功能的设计当中。在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平台上构建智能临摹、部件成字、智能推送和资料上传四大功能模块,创建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移动平台,让留学生在零散时间进行汉字学习。本文将移动学习与汉字书写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汉字移动学习平台功能设计的新思路,希望为留学生创造一个高效的汉字学习工具。
【关键词】:汉字书写 留学生 智能临摹 部件成字 智能推送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4
  • 1.1 问题缘起10
  • 1.2 文献综述10-12
  • 1.2.1 留学生汉字书写学习的相关研究10-11
  • 1.2.1.1 笔顺学习的相关研究10-11
  • 1.2.1.2 部件书写对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影响11
  • 1.2.2 利用计算机、网络或移动设备学习汉字笔顺、部件的相关研究11-12
  • 1.2.3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分析12
  • 1.3 研究意义12-14
  • 1.3.1 对留学生的意义12-13
  • 1.3.2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意义13
  • 1.3.3 对汉字学习软件设计者和开发者的意义13-14
  • 2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理论基础及设计原则14-20
  • 2.1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理论基础14-15
  • 2.1.1 联通主义理论14
  • 2.1.2 强化理论14-15
  • 2.1.3 移动学习理论15
  • 2.1.4 认知弹性理论15
  • 2.2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15-20
  • 2.2.1 微游戏性原则17
  • 2.2.2 感觉统合原则17-18
  • 2.2.3 智能反馈原则18
  • 2.2.4 及时互动原则18-19
  • 2.2.5 易操作性原则19
  • 2.2.6 可扩展性原则19-20
  • 3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现状及需求分析20-24
  • 3.1 汉字移动学习平台的现状20-21
  • 3.2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需求分析21-22
  • 3.2.1 对象定位——留学生的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21
  • 3.2.2 学习方式和机制定位——模仿和反馈21-22
  • 3.3 移动学习背景下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平台的可行性分析22-24
  • 3.3.1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学习与移动平台的结合22-23
  • 3.3.2 移动设备便携性可以满足留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汉字零散知识点学习的需要23-24
  • 4 留学生汉字书写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24-34
  • 4.1 系统流程及功能模块24-25
  • 4.1.1 系统流程24-25
  • 4.1.2 系统功能模块25
  • 4.2 智能临摹功能——强化留学生对汉字笔顺的认知25-28
  • 4.2.1 临摹功能介绍25-26
  • 4.2.2 智能临摹功能案例及分析26-27
  • 4.2.3 笔顺判别依据的设计27-28
  • 4.3 部件成字功能——提高留学生对部件的解读28-29
  • 4.3.1 部件成字功能介绍28
  • 4.3.2 部件成字功能的案例与分析28-29
  • 4.3.3 判别方式的选择29
  • 4.4 资料上传功能——在联通的管道中学习汉字29-30
  • 4.4.1 资料上传功能介绍29-30
  • 4.4.2 实现方式的判定30
  • 4.5 智能信息推送功能——温故知新的电子表现形式30-34
  • 4.5.1 智能信息推送功能介绍30-31
  • 4.5.2 推送原理31-32
  • 4.5.3 推送方式32-34
  • 5 结论与展望34-36
  • 5.1 总结34
  • 5.2 反思与展望34-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刘菊;王运武;;关联主义知识观要义阐释——网络时代知识变革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 张问银,孙星明,曾振柄,吴尽昭;汉字数学表达式的自动生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5期

4 刘丽萍;;笔画数与结构方式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5 张武威;;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超文本复杂知识表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选凤;汉语学习软件与英语学习软件的对比分析及制作思路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洪杰;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林佳作;基于长连接的移动终端消息推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2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52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