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层次与方言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历史层次与方言史研究
【摘要】:历史层次的提出是方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方言的历史层次应该是方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现在历史层次的研究一方面没有处理好与方言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忽视了历史文献的作用,使得历史层次的研究走上了纯理论的演绎,而与方言的实际历史面貌越来越远。历史层次的研究应当而且必须放在方言史研究的框架之内,必须依靠历史文献,否则很容易陷入共时层面的陷阱。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历史层次 方言史 历史文献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项目编号:10&ZD122)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人【2013】1号) 三晋学者奖励计划(晋教研【2012】12号)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晋教科【2012】10号)的资助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历史层次的研究很早即在西方的历史语言学中兴起,但以Hock-JoSeph(1966)为代表的美国历史语言学家认为层次的解释容易偏于假设,疏于实证,因此意义不大(侍建国2011)。何大安(2000/2007)也指出:“利用‘层,来解释语言的变化,尤其是解释音变,称为SubstratumTheory,一度非常流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钟伟;;辽代北方汉语方言的语音特征[J];中国语文;2006年06期
2 王为民;;“支微入鱼”的演变模式及其在晋方言中的表现[J];语言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银梅;乔丽;;铜川方言声母系统的文白叠加及其立体化进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周翔;;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其原因[J];青年与社会;2013年06期
3 高永鑫;;山西祁县话的文白异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龚娜;;汉语方言历史层次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戴黎刚;;闽东福安话的变韵[J];中国语文;2008年03期
6 戴黎刚;;早期福鼎话的两类撮口呼[J];中国语文;2011年06期
7 施向东;;汉藏比较中的历史层次与借词问题[J];语言科学;2007年06期
8 戴黎刚;;再论汉语声调的借贷原则[J];语言科学;2009年01期
9 郑伟;;吴语音韵史中白读音的保守与创新——以虞韵[*iu]、鱼韵[*i]的两项变化为例[J];语言科学;2011年01期
10 瞿建慧;;从湘语辰溆片蟹摄字看同一语音形式的文白异读[J];语言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阡子;东亚语言复合元音的类型及渊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陈瑶;徽州方言音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朱Z瀂,
本文编号:982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