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表达在汉语中的凸显性及其表现特征
本文关键词:主观性表达在汉语中的凸显性及其表现特征
【摘要】:汉语十分重视区分客观性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汉语中的一些主要的语法形式的出现都与主观性表达有关。本文概括阐述了主观性在汉语词法和句法中的表现。主观性在所有的语言中都有表现,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本文指出了汉语中主观性的特征。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主观性 词缀 虚词 句式 主观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40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8)的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已揭示出了汉语中的很多具有主观性的表达,包括具有主观性的虚词、句式和词法形式。所谓主观性,指的是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芬;;“所谓”的主观化历程及其功能扩展[J];文学教育(上);2012年03期
2 刘峰;主观化、新颖化、形象化:手机颜色命名的特点[J];修辞学习;2005年05期
3 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5期
4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2期
5 高顺全;;“都”、“也”、“又”主观化用法的异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陈秋娜;;汉语主观化研究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周静;徐李洁;;国内主观化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云秋;王悦婷;;汉语儿童主观化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J];中国语文;2011年05期
9 范振强;;“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10 黄蓓;;强化之路:主观化抑或去主观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章望婧;;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你说”的主观化及相关问题[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振川;现代汉语假设句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曦;英汉条件句的历时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秀芬;主观化的功能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凌剑春;语法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观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段丽;汉语系词“是”的主观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邱玲;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学;2010年
6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俐;英汉时间连词的主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乐;“按说”的语法化和主观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年
9 黄蓓;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温婧;汉语并列连词的主观化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9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