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简《孙膑兵法》顶针中的重文符号

发布时间:2017-10-11 01:13

  本文关键词:汉简《孙膑兵法》顶针中的重文符号


  更多相关文章: 孙膑兵法 重文符号 顶针


【摘要】:汉简《孙膑兵法》中"="符号共出现69处,其中重文符号67处。作为重文符号的"=",有57处应用到顶针修辞格中,形成单音顶针、双音顶针、三音顶针、混合顶针等形式。文章重点分析了"="在后三者中的运用特点,这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原文句义。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中文系;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关键词】孙膑兵法 重文符号 顶针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古代文献当中遇重字多省略不写,在本字下用重文符号“=”代替。重文符号“=”大致产生于殷商时期。李怀之(2005)引用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七收周器款识“迟父钟”中“子=孙=”(即“子子孙孙”)的例子,推断出我国使用重文符号的历史最晚当始于周代。任远(19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怀之;浅谈中医古文献中的重文符号[J];国医论坛;2005年03期

2 任远;;古代重文符号略论[J];语言研究;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爽;;略论汉字使用中的重文现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刘桓;;《■字补释》之补正[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3 张军利;;全胜经营学概论[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沈培;;“寿敝金石”和“寿敝天地”[J];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01期

5 高友谦;;银雀山汉简《程兵》考释[J];滨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刘乾阳;;先秦兵家的诚信思维[J];滨州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高友谦;;《银雀山汉墓竹简》校勘七则[J];滨州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林U,

本文编号:1009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9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