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英汉易变行为动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英汉易变行为动词研究
【摘要】:英语非宾格中的行为动词易变现象已有较多研究,而此现象在汉语研究中尚存在模糊理解。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研究,运用事件结构理论尝试对汉语非宾格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研究表明,句子的事件结构与句法结构存在紧密联系,不同类型的事件结构对应不同的句法结构,而事件结构本身具有组合性特征,它通过句法结构的组构性得到表征。因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非宾格性是谓词层面的一种结构特征,而非动词本身的句法属性。对于汉语易变行为动词应着眼于整个谓语部分,而不应只着眼于单个动词的性质。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 事件结构 易变行为动词 非宾格现象 句法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MZ028)
【分类号】:H146;H314
【正文快照】: 对于动词的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带有的论元数量,动词最早被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不及物动词只带一个必有论元,如英语的动词run和汉语的动词“跑”;而及物动词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必有论元,如英语动词hit、eat和汉语动词“打”、“吃”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付梅;;起系动词作用的行为动词的用法归纳[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8年25期
2 崔贤文;;行为动词用作系动词的用法[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年06期
3 孙淑芳;;取效行为的内涵阐释与取效行为动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谢正寿;;透析“含行为动词的一般疑问句”[J];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2007年Z2期
5 单正碧;;起系动词作用的行为动词用法归纳[J];初中生辅导;2008年27期
6 刘文正;;去事件化:行为动词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9年02期
7 李建新;若干行为动词词义浅析[J];法国研究;1999年01期
8 李鹏;;like用法种种[J];中学英语之友(初二版);2009年03期
9 刘一鸣;make 与 do[J];大学英语;1997年07期
10 李建新;浅析几个行为动词词义[J];法语学习;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剑华;;谈教学目标的制定[A];新疆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门市三厂镇中心小学 许卫国;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颖;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春;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设计中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的使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丁亚萍;“发现/探索”行为动词及其所指行为激发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胡孔礼;论英译汉中行为动词的使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丹;从语用分析角度研究《老友记》中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菲;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认知语义语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温静;《醒世姻缘传》行为动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奇祺;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24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2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