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时连接成分同类连用情况考察
本文关键词:后时连接成分同类连用情况考察
【摘要】:后时连接成分的同类连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小类后时连接成分之间的连用,二是不同小类后时连接成分之间的连用;前者我们从使用频率上对各小类内部成员之间的连用情况进行数量统计和排序,后者我们主要考察不同小类成分之间的六种搭配组合情况,即"长短时A类+长短时B类""长短时A类+立时类""长短时A类+瞬时类""长短时B类+立时类""长短时B类+瞬时类""立时类+瞬时类"。本文不仅探讨各小类成分之间间隔连用的情况,也考察各小类成分之间连续连用的情况。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关键词】: 后时连接成分 连用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时间标记成分的羡余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1CYY0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3M530957);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编号:2014T70267)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关于后时连接成分,我们从时量的角度曾经做过分类。结果如下:大体上看,后时连接成分有相对时量和绝对时量之分。相对时量后时连接成分只有一类,我们称其为“长短时A类”;绝对时量后时连接成分基本包含三类:长短时B类、立时类和瞬时类。其主要成员包括四类:(1)长短时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晓艳;马庆株;;后时连接成分的分类考察[J];汉语学习;2010年05期
2 金晓艳;马庆株;;后时连接成分同词连用情况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慧;现代汉语“后”类时间连接成分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育雁;时间连接成分“然后、以后、后来”的篇章功能与习得情况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峗;后时方位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牟蕾;语义控制下的事件衔接词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文;现代汉语补充类篇章连接成分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2 李华;“以后”和“后来”辨析[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金晓艳;;时间连接成分的历时演变和产生方式[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5期
4 祝克懿;;并列复句和承接复句中的语法关联手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杨同用;时间词的管界与标志[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任莉;语篇衔接的显性、隐性与篇章写作教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一平;有关篇章分析与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几个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高增霞;;主谓之间有篇章关系的句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9 陆丙甫;副词“就”的义项分合问题[J];汉语学习;1984年01期
10 周刚;关联成分在单句中的功能再探[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东涛;现代汉语时间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轶娜;现代汉语关联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冬梅;现代汉语转折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3 朴珍玉;“然后”一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4 阎林;词汇衔接模式与语篇主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王晓霞;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武琼;现代汉语条件类关联词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冰洁;现代汉语短时时间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倪重阳;现代汉语因果连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艳;马庆株;;汉语时间连接成分的位置考察[J];语言科学;2010年03期
2 李国强;英汉语篇章的连接成分[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彭小川;林奕高;;充当语篇连接成分的“相反”辨疑[J];汉语学习;2006年04期
4 金晓艳;;时间连接成分的历时演变和产生方式[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5期
5 徐静;叶慧;;换言连接成分类型研究[J];学理论;2009年11期
6 常娜;;换言连接成分“即”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3期
7 金晓艳;柳英绿;;时间连接成分及其相关术语[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金晓艳;马庆株;;时间连接成分的范围和分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柳宏亚;;纪效连接成分“难怪”研究综述[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金晓艳;;汉语篇章中前时连接成分的隐现[J];汉语学习;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熙荣;;“对了”浅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梅淑娥;;“至于”的篇章衔接功能[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怎样使用“以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凌云;“X说”类连接成分的功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娜;再肯定连接成分(“的确、确实、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王丽;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推论连接成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昱昕;现代汉语实情连接成分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杨慧;现代汉语“后”类时间连接成分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湃;表结果的纪效连接成分的结构、语义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4年
7 常娜;换言连接成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宁颖;英汉说明文宏观连接成分对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罗春宏;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总结关系连接成分[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张鹏;现代汉语题外连接成分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1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3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