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研究与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对俄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研究与教学设计
【摘要】:“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句式,由于“把”字句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俄语背景的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也正因为如此,“把”字句的教学是对俄汉语教学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论题。本文在前人对“把”字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调查研究了母语为俄语的汉语学习者“把”字句的习得情况,根据习得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俄语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把”字句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把”字句习得方面的问题,对“把”字句的结构意义把握不牢靠,对“把”字句的添加项琢磨不透。二是“把”字句的应用问题,俄语背景的留学生普遍习惯用别的近义句式表达“把”字句的内容,对“把”字句采取回避态度。这两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学生对“把”字句的学习成效不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把”字句的教学应该紧紧抓住它的三段式结构特点,在这个结构特点的教学环节上,要注重将“把”字句跟近义的陈述句进行比照,让学生观察、领会“把”字句其实就是用“把”字将陈述句的宾语“移位”这个结构特点。在“把”字句动词后添加项的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一个简单的三段式“把”字句为基础,渐次展开“动词”后面的添加成分的展示性教学,让学生懂得动词后面的添加成分都是表示“结果”的意义,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理性认知模式。“把”字句中后接的单音词动词、双音节动词间的差别,俄语背景的留学生不易把握,把它拆分为动词和动词添加项两个部分,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把”字句动词前面添加项的教学,可以借助学生既往的习得经验,帮助学生巩固汉语句子里动词前加项目的词序配置规则。
【关键词】:“把”字句 对俄汉语教学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引言8-13
- (一) 问题的提出8
- (二) 研究目标和方法8-9
- (三) 研究现状综述9-13
- 1. “把”字句研究的情况9-11
- 2.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研究的描述11-13
- 二、俄语背景留学生“把”字句习得情况调查13-20
- (一) 调查工作简述13-14
- 1. 调查背景13
- 2. 调查目的及方向13
- 3. 调查对象及语料来源13
- 4. 调查方法13-14
- (二) 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14-20
- 1. 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果统计14-16
- 2. 课外游戏考察内容及结果统计16-18
- 3. 作业批改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18-20
- 三、习得情况调查总结及原因分析20-27
- (一) 习得情况调查总结20-25
- 1. “把”字句的回避20-21
- 2. “把”字句基本结构不明21-23
- 3. “把”字句中添加项的偏误23-25
- (二) 原因分析25-27
- 1. 学生个体的因素25-26
- 2. 施教的因素26-27
- 四、对俄“把”字句的教学设计和实践27-36
- (一) “把”字句基本构架的教学28-31
- (二) “把”字句动词添加成分的教学31-34
- 1.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31-32
- 2. 动词后面带补语“得”标记的比较复杂的添加项32-34
- (三) 动词前面的添加成分34-36
- 五、对俄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建议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3
- 致谢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明;浅谈“把”字句的汉语教学[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廷杰;也谈“把”字句教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王红旗;“把”字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J];语文研究;2003年02期
4 范颖;“把”字句与处置式——《围城》中的“把”字句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5 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6 戚晓杰;“把”字句受体前“个”字的功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1期
7 马立春;王莹莹;;“将”字句和“把”字句消长考因[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程仪;再谈“把”字句状语的位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9 薛凤生;试论“把”字句的语义特性[J];语文建设;1987年05期
10 李人鉴;;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f^;;“把”字句的一种特殊隐含意义[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伟真;;论非“把”字句转换为“把”字句的限制条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4 黑维强;;陕北绥德方言的“把”字句[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5 高立群;;“把”字句位移图式心理现实性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王蕾;;“把”字句的英语表达形式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泉;;现代汉语“把”字句足句成分初探——WO的分类体系[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朱虹(JOO. HONG);韩国本土汉语学习者学习“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实验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5 翁姗姗;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6 高亚亨;汉语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金贞儿;致使义兼语句与“把”字句的构式转换及其理据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蕾;“把”字句及其英语表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田靓;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10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静;“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学修;“把”字句修辞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赵念俊;《水浒传》中的“把”字句考察[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吴玉红;上世纪20年代以来的“把”字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欢;普通话儿童“把”字句习得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k澊窈;o"姙“把”字句kwfB演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旭;莫言小说《蛙》韩译本中“把”字句的翻译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玛依拉·玉素甫;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把”字句学习偏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释如玉(Thich Nhu Ngoc);“把”字句及其越译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马培利;韩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及其教学对策[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61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6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