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的逻辑分析及话语转向
本文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的逻辑分析及话语转向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反应网络舆论、建构流行文化的同时,经历着从流行语向话语的转向。网络流行语话语建构的根本原因是传播机制及传播技术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建构过程是网络流行语从符号替换向符号重构过渡、从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演进的进程。话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其重要的前提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平台为网络话语的建构提供特定的社会性语境。如今,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话语平台呈现出了民主化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了社会性话语建构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传播机制 话语建构
【分类号】:H136;G206
【正文快照】: 一、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的技术演进逻辑(一)互联网技术发展决定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国内学者大多认为,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传媒推动的结果,“是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通常是网民在聊天室和网上论坛时常用的词语和符号。”1通过这一界定可以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佳佳;;谁是网络流行语大量涌现的“罪魁祸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2 赵彦杰;赵永彬;;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J];前沿;2009年07期
3 王英;;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J];新闻前哨;2009年08期
4 申亚妮;;网络流行语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8期
5 牛书培;;许昌:网络流行语宣传禁止酒驾[J];驾驶园;2010年02期
6 危艳丽;;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段乐蒙 ;;盘点2009网络流行语[J];走向世界;2010年02期
8 刘秋红;;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征与语言经济原则[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9 董引娣;;网络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姜胜洪;;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桂琴;林如鹏;;系统、使用与交换:网络流行语的意义生产[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2 张蕾;;众生喧哗: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与内涵阐释[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清;网络流行语是进化还是异化?[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翟慎良 王晓映;网络流行语:全民创造新时尚[N];新华日报;2010年
3 张雪莹;冷静对待网络流行语[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陶婷婷;网络流行语盛行 元芳 你怎么看[N];上海科技报;2013年
5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教授 陈昌凤;网络流行语凸显的民情生态[N];新华日报;2013年
6 乔太平;网络流行语大拜年备感亲切[N];光明日报;2010年
7 万应慧;网络流行语折射的民间镜像[N];辽宁日报;2010年
8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任遂虎;借鉴传统文论 看待网络流行语[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 袁云才;不妨淡看网络流行语评选[N];长沙晚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石鑫;网络流行语见证下的社会各态[N];新疆日报(汉);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常楠;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庄杨;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俞秋萍;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存美;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D];武汉大学;2004年
9 曾祥月;网络流行语的文化解析[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陈绍富;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6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6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