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母语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2:13

  本文关键词:母语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偏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被”字句 偏误分析 偏误原因 教学建议


【摘要】:本文的课题“母语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偏误研究”是在整理前辈的科研成果的过程之中发现的,并且本文认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调查;在之后承接的第二部分里呈现了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被”字句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在第一部分里,主要是语料,包括中山大学汉字偏误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里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习得“被”字句时的偏误例子。语料的另一部分的来源是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偏误,本文又做了第二部分的偏误分析,分析了偏误的类型及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出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遗漏,其中最容易遗漏的部分是“被”字及补语。另外,不能够准确掌握语序也是留学生偏误的主要表现形式。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与习得环境这两个因素对习得者的影响最大,所以教学建议部分也是以改善师者、学生的内在动因为出发点来提出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即相互作用,让学生找到习得的门径,从而进步。本文也把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纳入在了文中的最后一部分,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里,提出了作者的一点想法,主要是针对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建议。
【关键词】:“被”字句 偏误分析 偏误原因 教学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调查11-27
  • 第一节 调查的对象和范围11-14
  • 一、中山大学语料库11
  • 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14
  • 第二节 调查问卷14-23
  • 一、问卷设计15-20
  • 二、调查对象及完成情况20-22
  • 三、问卷结果分析22-23
  • 第三节 调查结论23-27
  • 一、语料库调查结论24
  • 二、问卷调查结论24-27
  • 第二章 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偏误分析27-37
  • 第一节 偏误类型27-34
  • 一、遗漏27-29
  • 二、误代29-30
  • 三、误加30-31
  • 四、误用31-32
  • 五、错序32-34
  • 第二节 偏误原因34-37
  • 一、母语负迁移34
  • 二、目的语知识不足34-35
  • 三、文化因素负迁移35
  • 四、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35-36
  •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36-37
  • 第三章 被”字句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37-47
  • 第一节 教学方法37-39
  • 一、语境法37
  • 二、情境法37-38
  • 三、对比法38-39
  • 第二节 教学建议39-47
  • 一、针对教材的建议39-42
  • 二、针对教师的建议42-44
  • 三、针对学习者的建议44-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福义;承赐型“被”字句[J];语言研究;2004年01期

2 仇栖锋;;汉语焦点和“被”字句[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金锡谟;漫议“被”字句运用中的错误(三)[J];新闻与写作;1990年08期

4 柳运斗;;谈“被”字句的滥用[J];大连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5 鄢烈山;;为“被”字句叫屈[J];语文新圃;2009年06期

6 鄢烈山;;为“被”字句叫屈[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05期

7 张岩;;新式“被”字句的语言偏离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8 兰阔;;浅谈“被”字句[J];神州;2013年15期

9 崔宰荣;唐宋时期的特殊“被”字句[J];语文研究;2001年04期

10 杨奔;关于“被”字句用于非遭受义的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继超;高月丽;;“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被”字句语义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柯航;;现代汉语“被”字句的HNC分析[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士兵;告别2009 期待送走“被时代”[N];潮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2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金御真;汉语被动表示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鹏;“被”字句在法律语体中的分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祁云;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馨忆;“构式—语块”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被”字句研究及其教学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邢琪;《生死疲劳》中“被”字句及其英译对比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韩善美;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被”字句情况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陈天伟;“构式—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被”字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7 王双玲;母语为英语的外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8 李莲香(RATSANAN PORNPATTANADUL);泰国留学生使用“被”字句偏误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9 武秋Y,

本文编号:1081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1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