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施行性事态限定”:语言形式选择与语义层级的实现程度
本文关键词:英汉“施行性事态限定”:语言形式选择与语义层级的实现程度
更多相关文章: 施行性事态限定 语义层级 形式选择 实现程度
【摘要】: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构成一个以言者介入为主要特征的语义层级系统。英语和汉语都为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提供了多种语言形式选择,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施行性事态限定语的语义层级性。英语同一事态限定语义范畴的语言形式选择体现在词性变化和句式选择上,而汉语则突出地表现在语序变化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各次类的语义层级与其句法位置灵活度密切相关,而英语只是局部地体现在形容词述谓句引入非第一人称旁格认知主体的句法限制上,汉语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语义层级性的实现程度比英语高。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施行性事态限定 语义层级 形式选择 实现程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15BYY006) 景德镇陶瓷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形-义/功能错配现象研究”
【分类号】:H146;H3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语言中“时-体-态”语义范畴和语言资源表达说话人对“事态”(state of affairs,So A)的时间锚定、情态修饰或认知评价,从广义上而言,都是从不同的维度对抽象命题或情景事件的限定,因此统称为“事态限定”范畴。近年来,功能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研究表明,事态限定范畴内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滟;;“事态限定”句法语义研究——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2 Jan Nuyts;;Langu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TAM Marking:A Cognitive-functional Perspective[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曹逢甫;;汉语的提升动词[J];中国语文;1996年03期
4 彭利贞;刘翼斌;;论“应该”的两种情态与体的同现限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兴胜;;“难易”结构形容词性谓词及其补语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2 姚云;;汉语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的语用功能[J];滨州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范伟;;“大不了”的情态语义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张梦杰;;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汉提升结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潘晓军;周正红;;“少不了”与“免不了”的功能表达与历时演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胡波;;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J];当代语言学;2015年02期
7 李鑫;胡开宝;;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释意性的语料库研究——以“应该”的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8 王珏;陈丽丽;谭静;;句子的三层结构及其分析程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喻浩朋;;优选论框架下的汉英提升动词对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王敏;;最简方案下的提升结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s銀N;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乐郴;英语提升动词的习得[D];湘潭大学;2011年
2 张瑞明;论汉语提升动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王荣;汉语“NP的VP”结构在句子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金山;最简方案下汉语中间结构的句法生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何毅;英汉提升结构的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张亚锋;中国英语学习者对TOUGH结构的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彭涛;议论文话题链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赵慧尔;英语提升动词习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梁政;现代汉语示证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彭修洁;最简方案框架下英汉提升结构对比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2 陆俭明;;句法语义接口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Jan Nuyts;;Langu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TAM Marking:A Cognitive-functional Perspective[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蔡玮;“有”字句中的预设[J];修辞学习;2003年02期
5 曹逢甫;;汉语的提升动词[J];中国语文;1996年03期
6 徐烈炯;;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7 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8 沈家煊;;“移位”还是“移情”?——析“他是去年生的孩子”[J];中国语文;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恩泉;汉语语义层论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2 赵世开;;映现(map)[J];国外语言学;1990年03期
3 王洪君;;从两个同级义场代表单字的搭配异同看语义特征和语义层级——以“锅”和“碗”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4 姚峰;;语篇音义层次的“跨类衔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方艳;试论语境在转变语义层对语义的实现功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郑延国;翻译:一门阐释的艺术[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吴文;彭玉娟;;语音层:也能表情达意[J];写作;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高辉;姚天f ;刘全升;;汉语意见型主观性语句类型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步丹;基于环境的Web Services描述研究及原型实现[D];天津大学;2006年
2 李烨霖;英语“予格转换”结构的二语习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郭志伟;基于流程引擎的建模平台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6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6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