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国“多元一体”语言政策发展概述

发布时间:2017-10-26 12:33

  本文关键词:中国“多元一体”语言政策发展概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语言政策 多元一体 发展


【摘要】:语言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利益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繁荣,经济的持续以及政治的稳定,因此,对于语言发展的政策性干预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对于语言使用的控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政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从世界范围看,因时间、空间以及民族的不同,各国语言政策不尽相同,但是都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多样性的语言政策,保持了多种语言教育的平衡性,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存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中国 语言政策 多元一体 发展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引言从法律的角度说,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是一个政府通过立法、法院决定或政策等官方的方式,以确定语言如何来使用,培养国民的语言技能以满足国家优先事项或建立个人或团体使用和维持某种语言使用的权利。1从文化层面看,语言政策是在多语言交际过程中由国家确定某种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吾;;中国政府的民族语文政策与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2 叶竹钧;;论香港“两文三语”政策的发展趋势——从“特别”走向“共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3 王泽民;;认知与建构:清代新疆语言政策的历史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2期

4 袁森林;;《明实录》所见明代语言文字政策的历史地位及价值[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5 熊南京;李芳兰;李雪强;;荷兰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政策及其对语言生态的影响[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启霞;;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及“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周庆生;国民政府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语言政策[J];民族语文;2000年01期

8 沈海英;;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孟万春;中国语言规划的历史演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孟红莉;;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五种类型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徐志林;;再论汉语宾语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张挺;刘靖文;;语言舆情视角下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策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罗艳娟;;论王蒙小说中詈语的存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黄慧敏;;让人欢喜让人忧——娱乐新闻词语运用面面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尹蔚;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朱宗友,李贤聪,范国平;邓小平解决民族问题路径新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杨柳;郑涛;;英汉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厚;;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民族团结政策的恢复和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邱梅;;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政策的确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周坤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团结政策的反思[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4 张丹;;简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团结政策的丰富和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5 赵阿平;;肃慎—女真族系的民族学研究在黑龙江流域文明发展中的地位[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虹;;警察语言的词汇特点研究[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苏剑;;双语现象下的语言规划与繁简之争——对《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经济学解释[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荣花;美国影视作品中性别语言特征的变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琦;中华老字号商标命名的语言文化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霖;俄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礼永;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浩;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高鲜菊;汉泰语谚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涛;;语言规划的动机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田小琳;;香港的中文教育政策[J];北京观察;2006年08期

3 吴利琴;;后殖民语境下粤语英化现象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 《中国语言地图集》图[AI]说明稿[J];方言;1989年03期

5 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戍[J];方言;1993年04期

6 汤志祥;香港粤语里的英语词语[J];方言;1997年03期

7 杜金榜;论香港的双语现象和双语的发展[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叶竹钧;;论香港“两文三语”政策的发展趋势——从“特别”走向“共同”[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02期

10 范俊军;;少数民族语言危机与语言人权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茹;李开拓;;澳大利亚国情与语言政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韩晓莉;;论语言资源管理与语言政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0期

3 李洁麟;;马来西亚语言政策的变化及其历史原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戴曼纯;刘润清;;波罗的海国家的语言政策与民族整合[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4期

5 潘海英;张凌坤;;美国语言政策的国家利益观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吕晶晶;廖锦超;;论泰国的语言政策[J];科技信息;2011年30期

7 侯昌丽;;试析乌克兰语言政策的去俄罗斯化[J];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03期

8 赵微;;浅析语言政策的规定[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9 杜椺;王辉;;南非语言政策综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周晓梅;王晋梅;;欧盟的语言问题及其多语言主义的语言政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川;万丽萍;;语言政策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构成及价值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发铙;;调整语言政策刍议[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英姿 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美国语言政策:“容忍”中的同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教育部语信司;“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松涛;语言政策发展与语言保护意识演进[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冬梅;论美国的语言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陈雯;德国对非洲的语言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王爱珊;对外文化政策视角下的德国对外语言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张婷;关于尼日利亚民族国家建构中语言现状与语言政策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5 肖霞;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及对中国语言政策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张芸;欧盟语言政策及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于泓珊;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与美国语言政策[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Jeffrey Chen;中国语言政策和城市语言身份问题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9 秦明星;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黄小勇;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其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9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