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出土“转女身经音”初释
本文关键词:黑水城出土“转女身经音”初释
【摘要】:黑水城所出《佛说转女身经》正文后附"经音",为118个汉字注出了直音和反切。注音反映的声母系统接近以《番汉合时掌中珠》为代表的汉语西北方言,但其韵母系统与这种方言差别较大,这表明,在12世纪的西夏境内同时流行着两种不尽相同的"西北方言",一种是党项人学说的汉语,另一种是汉族知识分子的读书音。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
【关键词】: 汉语音韵 宋西北方言 转女身经 佛经音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11&ZD123)
【分类号】:H113
【正文快照】: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黑水城特藏里保存着3册《佛说转女身经》,原件系1195年西夏皇太后罗氏纪念仁宗去世2周年的施印本,正文后面附有当时人撰写的难字注音。佛经音义类作品在唐五代文献中多有保存,而晚些时候出自西夏王室的仅此一种。这份“转女身经音”所代表的方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郭沈青;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唐七元;;试谈《菽园杂记》的方言学价值[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黎新第;;近代汉语声母全浊清化研究述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7 王琪;;日本悉昙家所记晚唐五代全浊声母[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武晓玲;《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商补[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9 王临惠;汾河流域方言平声调的类型及其成因[J];方言;2001年01期
10 丁治民;金末道士侯善渊诗词用韵与晋南方言[J];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3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刘泽民;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小荆;《可洪音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7年
6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新华;唐五代敦煌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胡杰;先秦楚系简帛语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于李丽;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辑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焦甜甜;四川、两湖、江西地区唐五代诗歌用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珍;方山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丽丽;敦煌[氡尽秥o金》俗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麻晓雯;中古阳声韵在大同方言中的演变[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武晓玲;《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商榷[D];苏州大学;2002年
8 阳欣;《大正藏》音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彭馨;两宋医籍音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丽芳;;龙的妹妹[J];滇池;1996年11期
,本文编号:1107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0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