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归”考
发布时间:2017-10-29 04:18
本文关键词:《论语》“三归”考
【摘要】:"三归",指管仲所封的三处采邑。其依据是: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的《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与《外篇》中的《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记叙的是一件事。前者说管仲"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后者则言"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以为其子孙赏邑";前者言"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后者言"今为夫子赏邑,通之子孙"。2.《荀子·仲尼》:"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P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比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管仲相齐,曰:‘臣贵矣,然而臣贫。’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因此,"三归"可能是管仲原有封邑再加上"狐与谷"。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论语》 “三归” 采邑 狐与谷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三归”古今有多种解释,例如:1.国君一娶三女,管仲也娶了三国之女(《论语集解》引包咸说、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所载郑玄说、皇侃《义疏》、邢f:《注疏》等);2.台名(孙志祖《读书脞录》);3.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4.管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郁芳;管氏“三归”与古代经济特区[J];齐鲁学刊;1990年02期
2 刘兴林;;管仲“三归”考[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3 张家英;关于“三归”的解说[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4 胡雪莉;;释“三归”[J];汉语史学报;2007年00期
5 谢芳庆;“三归”(Q摱,
本文编号:1111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