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名动分离的超语言因素
本文关键词:影响名动分离的超语言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名词 动词 神经机制 布洛卡区 镜像神经元系统
【摘要】:印欧语和汉语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大多表明,大脑在理解名词和动词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即名动分离。支持名动分离这一结论的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名词和动词本身在语义或语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语义或语法上的差异是属于传统语言学范畴的内部因素;而如果将名动分离现象放置在认知科学的更大视角下,就会发现在人类认知的更深层次上还存在对名动分离更具决定性的超语言因素。尤其是相对于名词理解而言,动词理解非常依赖具身的动作体验;而具身的动作体验,则与思维的水平和发展方式以及大脑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密切相关。同时,只有注意到超语言因素的存在,并在今后的神经语言学实验研究中充分考虑超语言因素的重要影响,才会使名动分离机制的实证研究得出更全面、客观的结论。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神经机制 布洛卡区 镜像神经元系统
【分类号】:H042
【正文快照】: 作者冯骏,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杭州310028)名词和动词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它们是构成句子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两种词类。就传统语法研究而言,词类的划分是其起点和基础。与此同时,名词和动词的分类原则还反映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方式。在实证主义的神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涛;杨亦鸣;张辉;张珊珊;梁丹丹;顾介鑫;胡伟;;语法语境下汉语名动分离的ERP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06期
2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西方语言学词汇研究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强云;;源语理解和译语产生的心理过程——从实验心理语言学看翻译性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春星,张春月;幽默的本质与幽默的行为[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4 曾雅霓;;成年人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语义理解过程[J];才智;2011年24期
5 杨洪贵;;白人殖民对澳大利亚土著社会的破坏[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阳杰;应里孟;;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J];财会月刊;2011年28期
7 张娟;王春莉;;基于心理因素的英语高级听力训练教学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8 向银华;;试析朗读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胡佑章;;言语意义的层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郭兰;;论“声调中心论”视野下的轻声语感认知[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巍;郭本禹;;“不是一,不是二”: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黄雅X;黄匡宇;;电视新闻声画叙述双系统构建的观念革命[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何向东;刘邦凡;;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归纳逻辑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韩露;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陈宏俊;汉英隐喻脑机制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苗荣;信息提取与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D];中南大学;2003年
9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魏纪东;英语篇章博喻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丹;为书面表达做准备的法语所写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尹瑞雪;英汉复合名词的词义构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玲;少数民族艺术区域性特色对艺术职业教育的优化功能[D];云南大学;2010年
4 张芳;不同锚定方式下小学生数量估计的特点[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6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石磊;动词和图片加工时间重叠度对动词方向表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别春红;俄罗斯神经心理语言学的言语理解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梦贞;文学作品中的呆傻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埃尔·达吕,水金;从智能的基因到基因的智能[J];第欧根尼;2000年01期
2 葛鲁嘉;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两个理论基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钦,丁锦红,郭春彦,王争艳;名词与动词加工的ERP差异[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4 罗跃嘉;揭开顿悟奥秘的一道曙光——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5 杨亦鸣;梁丹丹;顾介鑫;翁旭初;封世文;;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J];语言科学;2002年01期
6 张珊珊;赵仑;刘涛;顾介鑫;杨亦鸣;;大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来自汉语单音节语言单位加工的ERPs证据[J];语言科学;2006年03期
7 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1期
8 吴国林;黄灵玉;;计算复杂性、量子计算及其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9 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李恒威;黄华新;;表征与认知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宜张;;神经科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生,钟霁虹;非语言因素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赵和平;语病的重要成因——非语言因素的影响[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3 邹哲承,李又平;“小平您好”能够流传的语言因素[J];修辞学习;2002年05期
4 葛洪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张荆欣;;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孙中华;许金英;;非语言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9期
7 张岚;;利用非语言因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0期
8 李湄;;浅析语言因素对大一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启示[J];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士羽;;“超语言因素”是语体分类的标准吗?——同王维成同志商榷[J];当代修辞学;1987年04期
10 刘文茹;;论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高峰;;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尤心;;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英文)[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黄琛;;另一只眼看口译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培光;;社会语言因素与语感的研究——香港人对春节祝贺语语感的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年第1期)[C];2003年
5 林凤来;;论幽默英语汉译的困难和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泰州市鼓楼路小学 肖九珍;入境·入情·入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岚;论科普类文本中非语言因素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金霞;论非语言因素对口译影响的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3 齐向敏;时政文本汉译中非语言因素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杨杉;汉维文学作品中的超语言因素及其翻译[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红;关于语言和非语言话语对口译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张明;俄语中的术语化和非术语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MUGUREL ZLOTEA(木固烈);镜中之言[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李小丽;《孙子兵法》四个英译本的语篇分析比较[D];苏州大学;2011年
9 邵亚君;初中生数学错误中语言因素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颖;法语同义词辨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3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