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五四”的译者形象变迁及其缘由探源
本文关键词:晚清至“五四”的译者形象变迁及其缘由探源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形象 通事 假洋鬼子 盗火者 社会历史语境
【摘要】:本文梳理了晚清至"五四"期间的译者形象,并探究了译者形象形成及其转变的社会历史缘由。笔者认为译者形象既是一种具体的符号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心理表征,它折射出想象主体所处的历史语境以及主体文化对异质他者文化的想象和态度。译者的形象建构与其说是对译者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不如说是对中国特定历史语境的隐喻性表达。晚清至"五四"期间,在中国社会历史语境和社会风尚的双重变奏中,译者由"汉奸""假洋鬼子"的负面形象转变为"奶娘"和"盗火者"的正面形象。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YY004)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1JCWY02YB) 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项目(pd2013084) “外国语言文化”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W1214)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随着翻译学科的快速发展,译者研究持续升温。国内外学者或从译者个案入手[3;28],挖掘史料,梳理纷争,总结译者的翻译经验和翻译思想,探寻译者的译路足迹和心路历程,或从译者群体切入[1;5;10;20;33],探究他们形成的翻译传统,营造的翻译风气,以及地域文化与译者群体形成之间的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燕;;近代中国西方形象的建构与演迁——从妖魔化到理想化的言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许钧;宋学智;;傅雷文学翻译的精神与艺术追求——以《都尔的本堂神甫》翻译手稿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3 罗列;穆雷;;从近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论中国本土译者的生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杰;曹金发;;浅谈南宋两浙地区的宴饮礼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刘瑞瑞;王广华;;徐志摩笔下的英国形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邢宇峰;肖建新;;宋代太学教育管理的责任追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红;张景华;;形象学视角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汉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杨媛;;虚构与想象——论谭恩美《灵感女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6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袁涛;;自塑形象——赛珍珠作品的美国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廖凯军;;《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异域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张茹;;“形似”而“神非”的异国形象——浅析《人的状况》里中国形象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马艳艳;;绿蒂作品中的中国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俞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假说[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陆克寒;;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5 任小玫;;别求新声于异邦 勿弃生态见记游——《徐霞客游记》的“主体间性”生态哲学思考初探[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6 赵怀舟;贾颖;赵尚华;;《大小诸证方论》引《香祖笔记》文字考略[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贾小叶;;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8 曲如意;孙文钟;;试析宋代史料笔记中医药学资料的研究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许纪霖;;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变异——兼论近代中国的国族认同[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10 李育民;;晚清时期国体观的变化试探[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彭应,
本文编号:1172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7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