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法例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本文关键词:香港中文法例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摘要】:香港中文法例中的特殊语言现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指示标记的使用,包括定指标记"该"与任指标记"任何";其二,连词的使用,主要包括连词的特殊用法、连词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位置的变化;其三,介词的使用。这些特殊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英语的影响和翻译过程中的"直译"法。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香港立法语言的语法特点研究”(TJZW13-014)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香港的书面语一直倍受关注。石定栩等(2002、2006)曾就香港书面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1—2],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和认可,但是石文的书面语研究限于报刊语言,并未涉及法律条文。作为最严肃、最具权威性的书面语体,法律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香港法例的中文本绝大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国萍;"对……而言/来说"与"就……而言/来说"之比较[J];修辞学习;2004年04期
2 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3 石定栩;王冬梅;;香港汉语书面语的语法特点[J];中国语文;2006年02期
4 陆烁;潘海华;;汉语无定主语的语义允准分析[J];中国语文;2009年06期
5 石定栩,王灿龙,朱志瑜;香港书面汉语句法变异:粤语的移用、文言的保留及其他[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玲;;2009年中国生成语法研究述要[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高霞;;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对”的相关偏误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刘丹青;;语言库藏类型学构想[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4 吴早生;;现代汉语“这/那”指示义与主观评价及话题功能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理论与方法[J];对外汉语研究;2009年00期
6 孙天琦;潘海华;;也谈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兼论信息结构对汉语语序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12年04期
7 李虹;;再议指示词“这”“那”的指称标记性[J];对外汉语研究;2013年00期
8 李虹;;再议指示词“这”“那”的指称标记性[J];对外汉语研究;2013年01期
9 朴珍玉;;汉语无定NP作主语的指称类型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10 张苹英;;英汉语言接触中英语在句法层面对汉语的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知恩;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6 潘s銀N;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熊岭;现代汉语指称范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潇;名词性成分的指称及其句法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司徒博文;香港学校汉语词汇教学的选择性[D];浙江大学;2011年
3 饶青欣;现代汉语蔬菜范畴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慧;现代汉语光杆名词及“数量名”短语的定指性考察[D];北京大学;2011年
5 张磊;多维视域下的指类句语用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崎凡;壮语判断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龙海艳;湖南方言常澧片的复数标记与列举标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佳;[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静;外国人学汉语话语主体观点表达形式的考察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2 李琳莹;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石定栩,朱志瑜;英语与香港书面汉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4 石定栩,朱志瑜;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方梅;;关于复句中分句主语省略的问题[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6 马贝加;介词“就”的产生及其意义[J];语文研究;1997年04期
7 苏金智;;英语对香港语言使用的影响[J];中国语文;1997年03期
8 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9 石定栩,王灿龙,朱志瑜;香港书面汉语句法变异:粤语的移用、文言的保留及其他[J];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镇;徐美红;王丽丽;王琴书;;青州满族方言中的特殊语言现象[J];美与时代(下);2012年09期
2 严兆厚;信阳方言中的特殊语言现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年07期
4 张发扬;特殊语言现象初探[J];职大学刊;1994年04期
5 楚立峰;;特殊语言现象与英汉互译[J];作家;2011年18期
6 杨柳;;言后有为——星巴克特殊语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因素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7 舒宁;注意特殊语言现象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年Z1期
8 林卫东,严文英;惯例化用语与译语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9 陈欣荣;;转移形容词的理解与翻译[J];英语自学;2002年09期
10 张书健;;汉语无主句英译技巧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177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77427.html